有网友问:
都说对公司的估值应该采用自由现金流折现的方法,但国内的公司财务报表上并没有直接统计出自由现金流的金额。百度了一下,有很多说法,有人说就按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来计算,有的说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也有的说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资本支出(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到底哪种说法正确呢。
比如茅台的年报披露中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247,488,535.74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992,562,686.04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1,010,735,786.04
应该怎么算呢?
孙旭东先生的回答:
最简单的计算企业自由现金流的办法就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注意是“+”不是“-”,因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往往是负的。国外的教材上另有公式,但那需要一定的学习才能掌握。
一般而言,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数相差不大(符号往往不同),如上面茅台的例子,以绝对值来论,相差不到2%。因此,在我们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时,预计资本支出就是预计其未来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数,而忽略其它因素。
自由现金流简单的计算办法有两个。1、自由现金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自由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资本支出(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
可以用两种计算办法得到的结果,相互比较、验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