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粗略统计了一下,沪深股市16家上市银行,截止2011年第三季度,股东人数(包括机构)一共有800万个左右。目前沪深股市开户数大概在1.6亿户左右,平均一人二个账户,则股市投资者大概8000万人。也就是说,每十个股民中,大概就有一个人买了银行股(这只是粗略推算,并不科学,因为这里的推理并不包括同一人买了几家银行股等等其他因素)。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目前银行股是沪深股市各个行业中股民最多的。
这么多人买银行股,这么多人看好银行股,触发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未来,银行股能给予投资者回报吗?哪些人真正可以从银行股中赚到钱?这里所说的赚到钱,特指相对于投入成本涨了5倍以上或赚到几千万或上亿元。
银行股能给予投资者回报吗?笔者以为,随着时间推移,银行股给予投资者回报是大概率事件。哪些人真正可以从银行股中赚到钱?笔者以为有以下几类人可以赚到钱:
第一种人,原始股东。在被迫持有银行股若干年以后,已经上市的这16家银行股股东,他们在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可以不计成本套现。这类股东分两类,一类出于战略考虑持有的,一类是被迫持有的。
第二种人,二级市场中买进后长期持有者(一般十年以上)。很多人说,在中国这样的资本市场中,不适宜长期投资。不仅大部分散户是这种想法,就连机构投资者也是如此。有一个真实的现象可以证明大部分机构投资者也是在做波段,在我建仓兴业银行的时候,我查阅了当时跟我一起建仓的机构名单,并把建仓超过200万股的机构投资者记录在案,谁知,到了2009年第二季度,这些曾经持股200万以上的机构投资者只剩下三家,等到了2009年第三季度之后居然只剩下一家,以前建仓的机构投资者至今也还是只有一家,其余全部消失。我在感叹投机之风盛行之余,对自己的坚守沾沾自喜。我不知道别人是怎样投资风格?我也不知道长期持有到底能不能战胜波段操作?反正我是相信低估值买进之后长期持有的投资策略。持股至今已有三年有余,我想通过自己的坚持来验证我的判断。我不怕错过机会,更不会考虑机会成本的代价。银行股是白马股,盘子大,又没有题材或概念,短期(一年以内)一般是很难赚到钱的。想在银行股中赚到大钱,我感觉唯有与银行同成长,享受银行长期价值增长带来的收益,再加上低价买进,唯有这样才可能赚到大钱,大家都看到,银行每年实实在在赚了很多真金白银。持有银行股能不能赚到钱?就看谁比谁能熬得住!!可以肯定是,现在800万人持有银行股,将来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是赚不到钱的。没有其他原因,只有一个,绝大部分人拿不住。
第三种人,敢于重仓者。我不想产生非议,如果按我的标准,投入资金需要在千万以上,最起码也要在几百万以上吧。如果你只买了几十万元,涨5倍也没多少钱。所以,我预判,在未来,银行股股东肯定会愈来愈少,银行股的集中度会愈来愈高。
银行股基本都是大蓝筹,涨得慢,未来业绩增长不会太突出,股价在短时间内总是不很突出,唯有重仓才能起到连续地正向积累的作用。
第四种人,“傻子”式投资者,买进时主要考虑将来获得分红的。说实在话,银行股的动态投入资金回报率这几年一直很高,16家上市银行,投入资金回报率大部分是百分之十几,有些甚至高达百分之二十几,假以时日,当银行股大比例分红(在未来这是大概率事件),当银行利润每年按10%左右增长,到十年后,光股息率就已经相当诱人了。也许这部分人才是真正的斫轮老手!!问自己,我是怎样的人?笔者觉得自己是第二、第三种人,如果可以,我希望自己是第四种人。我自己感觉,我不是第四种人。只有当银行股长期低迷,才可能有机会。我希望在规避所有潜在的风险之下做第四种人。
同麟,2012年23日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