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戴维斯双击与双杀
标签:
转载 |
分类: 他人股票理论 |
![[转载]戴维斯双击与双杀 [转载]戴维斯双击与双杀](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在市气低迷时以低市盈率(PE)买入股票,待成长潜力显现后,在市气高涨时以高市盈率卖出,这样可以获取每股收益(EPS)和市盈率(PE)同时增长的倍乘效益。这种投资策略被称为“戴维斯双击”,反之则为“戴维斯双杀”。
戴维斯“双杀”与“双击”效应主要体现了企业成长变化与市场不理性预期对股价波动的双重影响。比如,在熊市中,投资者所面对的往往是估值下滑和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放缓的双重压力;在牛市时,则可能获得估值上升、上市公司业绩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双重收益。
我们来看双击理论——第一个指标EPS指标(持续利润稳定增长)是硬指标(类似于价值投资),第二个指标是动态软指标,更偏重于选股的时机——在低PE的时候介入。也就是网上所说的“以低市盈率买入潜力股票,待成长潜力显现厚,以高市盈率卖出,这样可以尽享EPS和PE同时增长的倍乘效益。”
一个公司四年内的净利润增长一倍左右。EPS从1元到2元。然而同时由于股市预期的转变,PE从10倍涨到60倍,那么这家公司的股价就涨了12倍,应该说净利润四年增加一倍并不困难,PE持续在60才是难度所在,而牛市中达到的难度也不大。熊市中人们普遍能够接受的估值PE是8-16倍,牛市中可以高至30-60倍。
1947 年,38 岁的戴维斯辞去在纽约州财政部保险司的职务,拿妻子的5 万美元开始职业投资。1950 年前后,他将10
万美元全部投资于保险股组合。在他1994 年去世时,这些投资已变成了8 亿多美元。
戴维斯1950 年买入保险股时PE 只有4 倍,10 年后保险股的PE 已达到15 倍至2倍。也就是说,当每股收益为1
美元时,戴维斯以4 美元的价格买入,当每股收益为8 美元时,一大批追随者猛扑过来,用"8*18
美元"的价格买入。由此,戴维斯不仅本金增长了36 倍,而且在10 年等待过程中还获得了可观的股息收入。
另一个戴维斯理论的实战经典,就是巴菲特2003 年以1.2 到1.6 港元买入中石油,态PE 是3.4 倍,动态PB 是0.72
倍,分红收益率高达15%(是当时国内5 年期存款利率的5.38
倍).当时国际原油价格处于低位,巴菲特非常乐观,中国石油不仅经营稳定、盈利能力强,而且分红政策稳定。随着经济升温,股市走强,国际油价攀升,中国石油成长为"亚洲最赚钱的公司",受到众人追捧。巴菲特在2007
年7 月前卖出了所有中石油股票,其均价是13.4 元港币,平均PE 是18 倍,平均PB 是3.6 倍,不仅股票市值增长了近10
倍,而且获得了巨大的分红益。巴菲特的投资是完美的戴维斯"双击"。
细细品味,大师们的股票投资理论和策略经过不断进化后,最终都走向了殊途同归。戴维斯"双击"实际上就是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理论、费雪的成长股理论、芒格的绩优股理论等三者的综合,即等待"好的时机"以"好的价格"买入"好的股票",实现完美一击,然后耐心持有,坐收"上市公司"和"市场先生"的双重馈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