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江铃汽车分析

(2011-11-07 07:59:31)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江铃汽车分析作者:大江东去

江铃汽车分析

 

(1)股权结构如下. 是合资企业:

[转载]江铃汽车分析

 

(2) 主要产品

具有优势的产品组合, 促进业绩稳定增长, 避免大起大落:
高端轻客 + SUV + 高端轻卡(包括皮卡).

江铃轻客(全顺)是福特的品牌. SUV,轻卡和皮卡是自有品牌.
轻客和SUV均为快速成长中的细分市场.

轻卡需求近期下降减速, 银根紧缩造成中小企业经营活动收缩.

2011 1-9行业同比销量增长(CAAM数据): 轻客+13.14%, SUV+17.64%, 轻卡-6.41%

江铃的10月产销数据:

[转载]江铃汽车分析

(3) 历史业绩

[转载]江铃汽车分析

2001-2010的10年间:

  •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了366%, 复合增长率为16.7%
  • 利润增长了1600%, 复合增长率为32.7%
  • 近10年主营毛利率均保持在20%以上,
  • ROE自2002年以后就没有低于过15%,长期也在20%左右

周期性:

  • 2004-2005年是轿车企业的困难年代,江铃汽车毛利率在2005年出现下降 , 净利润在2004年出现了下降, 之后都立即回升.
  • 第二次行业增长低谷是2008年,江铃表现为毛利率下降, 净利润持平(+2.83%)
  • 2011三季报(2011 1-9)增收(+14.3%)不增利(+1.8%). 毛利率同略降: 25.87%-->24.34%.

2011将是历史上的第三个困难年(利润低增长年或不增长年), 同时也很可能是逢低建仓的难得机会.


江铃汽车员工2010年为9800人,人均效率比其它汽车企业高出很大一块.

其[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占总资产的比重仅为23%, 是汽车行业中的极低值, 固定资产的产出效率和利润效率非常高.


 

(4)竞争优势分析

 
江铃的优势是产品组合和质量。
产品组合好, 在"(2)主要产品"中已提到. 下分述之.

4-1 高端轻卡
 
中国的卡车市场包括轻卡市场,从跨国汽车公司的角度来看,还是属于一个低端市场,整体水平很低,在他们看来不值得花大功夫去开发,客户也不需要太好的车。
 
江铃定位于高端轻卡,性价比的定位很好;发动机性能和油耗都有明显的优势
 
江铃的技术来源是日本五十铃,此企业是全球轻卡行业的一流技术。江铃跟五十铃合作过,但是五十铃后来撤资了。自从五十铃撤资江铃后,江铃就在它发动机上打JMC的标志了。现在的江铃都是完整的国产版了,已经完全掌握了系统技术。
 
五十铃在中国还有一家合作伙伴是重庆的庆铃汽车(在香港上市),但其规模不大,利润状况更是一般,不足以与江铃竞争。
半年报比较:销售收入   净利润     毛利率%    净利率%
江铃汽车    92亿       10.8亿      24%       11.7% (轻卡(含皮卡), 轻客, SUV)  
庆铃汽车    40.8亿万   1.9亿       13.3%     4.7%  (重卡,中卡,轻卡(含皮卡))
 
另一家要竞争对手是福田汽车.
福田汽车(A股上市公司)计划大力开发高端轻卡市场. 其隶属于北汽集团。福田汽车与康明斯合资工厂将扩产其高端轻卡用的发动机产能,康明斯的发动机还是不错的,理应算是江铃轻卡的比较主要的竞争对手。但北汽集团是个典型的北方国有企业,管理混乱,经营理念落后,福田汽车不具备象江铃那样能将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整合起来的强项,不足为虑。
2011 1-9 对比:
          毛利率   净利率  ROE
福田汽车  9.40%    2.14%   10.30%  (重卡,中卡,轻卡,大型客车,轻型客车),
江铃汽车 24.34%    11.12%  21.37%  (轻卡,轻客,SUV)
 
顺便说一句,潍柴动力的业绩也很优秀,但他并不生产最好的大马力柴油发动机,而是性价比最好的--比国内竞争对手的质量明显有优势同时价格也贵一些,但又比国外的发动机便宜得多(虽然质量上也的确还有差距)。基于客户需求的市场定位很重要. 长城SUV的成功, 也是一个道理.

4-2 高端轻客
 
江铃的轻客技术和品牌都是福特的。
这是个比较小的细分市场,和SUV类似。外资企业因该细分市场太小而看不上眼,所以国内主要就是福特全顺(江铃生产)和菲亚特的依维柯竞争,而全顺的优势比较明显。还有一家是做考斯特的丰田,但因其授权别的厂家生产又疏于质量管理,现在市场口碑已不太好了。
 
4-3 SUV
细分市场本身成长性很好, 但江铃驭胜于自上市以来的销量增长并不快,还得想办法提升才是.
 

(5) 投资机会与风险:

2011三季报(2011 1-9)增收(+14.3%)不增利(+1.8%). 毛利率同略降: 25.87%-->24.34%. 产品降价及原材料的上涨带来毛利率的降低以及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的变化部分冲抵了销量上升带来的营业利润增加。

 

作为外资合作方的福特, 已经定位: 轻客与江铃合作, 乘用车(包括SUV)与长安合作, 以避免"左右手互搏"的内耗. 这一点比较遗憾. 这样的话, 江铃的SUV只能自力更生了, 买福特的技术但只能用自己的品牌. 从目前销量来看, 驭胜的销量增长不快, 可能与其定价偏高有关(指导价13.88~18.68万元), 还需要大力营销啊.

 

董事长王锡高20110903表示: "小蓝工厂,江铃已经了投资30亿元,在南昌小蓝工业园新建产能30万辆的新工厂,该工厂计划在2012年底完成,之后包括SUV驭胜和轿车产品都将在该工厂生产,届时江铃的总产能将达到50万辆。轿车项目目前已经在规划当中了,江铃不会放弃轿车市场,一定会做。相比于其他自主品牌,江铃在轿车方面目前已经迟到了,未来将迎头赶上。"

 

轿车的上马, 有些不靠谱, 以前就失败过一次, 是陆风风华系列轿车. 不过当时陆风风华是放在在江铃集团公司(www.jmcn.com.cn)直辖的江铃控股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江铃股份的母公司)名下, 以江铃陆风汽车的名义单独运作. 江铃集团公司主页上至今也还有陆风风华的介绍.

 

在上市公司江铃股份的产品介绍中, 从未见轿车的身影. 在上市公司发布的公告中, 亦从未提及轿车项目的上马. 2010年报提到:批准项目有N350 皮卡产品、N800 项目(自主开发的下一代卡车产品)以及为适应未来法规要求的JX4D24、E802 发动机项目等. 从上市公司的历史业绩上看, 未见到轿车项目失败产生的负面冲击.

 

王锡高既是上市公司的董事长, 也是江铃集团的董事长, 他的发言, 可以是代表二者之一, 不一定是上市公司.

所以暂时不用担心轿车上马的风险.

 

期望SUV及皮卡/轻卡新产能在2013启动后, 将对江铃的利润带来突跃式的提升.

 

抛砖引玉, 欢迎讨论.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