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必要的担心”清单

(2009-04-15 20:52:42)
标签:

担心

儿童

发展

教育

育儿

分类: 精彩文章

“不必要的担心”清单

◎ 专家支持/Norman .L. Heimgartner 教授


    啃脚丫、舔舌头、瞥眼睛……妈妈们心里直打鼓: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儿童发育问题专家认为,事实上,这只是说明了他是一个正常的孩子。
1“天呀,他总喜欢尝他的脚丫子!”
出现年龄:4 个月

事件描述:
    小婴儿的眼睛和头的活动方向通常能透露出他们的兴趣所在。从婴儿开始注视着自己的手时,我们可以推断,他现在开始对了解自己充满兴趣。接着,孩子会发现他自己有脚,然后,他会把脚抬起来搁到嘴里“尝尝”,去感觉,体验,然后再放开。这样的行为能帮他形成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及动作技能的控制感,增加他的信心和对环境的信任。
2“不停地跑,还经常会撞墙!”
出现年龄:2 岁

事件描述:
    淘气的2 岁,也是探索的2 岁。当他掌握了走和跑的技能,有了行动的自由后,就开始东奔西跑。这个时候,孩子似乎已经忘记了该怎么走路,只会跑。有着天生的探索热情的他,看到什么东西,就想马上把它抓到手里,感受一下那到底是什么。他跑的时候直冲目标而去,根本不会注意周围的环境。此外,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眼睛对距离的判断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很容易一下子就撞到了墙上。
3“不停地说‘不’!”
出现年龄:2 岁

事件描述:
    2 岁,正是“控制与反控制”的阶段,他要通过自己的发声来得到他想要的。比如,从外面玩回来,孩子把衣服脱了随手扔在地上,爸爸说:“你把衣服挂起来。”孩子就会大声地说:“不——”不要苦恼,这是宝宝的“第一反抗期”到了。说不,正是宝宝自我意识出现的标志,他在试图控制周围的环境。父母可以温和而坚定地坚持你的要求,这正是规则建立的开始。直到3 岁,淘气的孩子又会变“乖”。孩子的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比如,他会由淘气到安静,然后再淘气,再安静……这个过程将会一直持续到十几岁。
4“他变成了小话唠!”
出现年龄:4岁

事件描述:
    4 岁,正是一个不停说话的年龄。在幼儿园里,课间休息时间往往充满了孩子的喧闹声。正是在不停地讲话中,孩子练习着语言,学习着游戏规则,释放着情绪压力。
    如果你嫌他“唠叨”,而让他冲着墙说,那么,你将错过一个听孩子讲话的机会。作为父母,不管多忙都需要学会倾听孩子。这会帮助你了解孩子的情绪、需要等内心世界。
5“开始舔舌头!”
出现年龄:5~6岁

事件描述:
    5 岁的孩子不像4 岁那样唠叨不停了,相对安静了下来。在5 岁半的时候,他们会有一个变化,经常把舌头伸出来舔嘴唇下方——尤其是做作业的时候。所以到了冬天,在哈尔滨这样很冷的地方,你会看到孩子的嘴周一圈经常都是红的。
    6 岁的孩子,还是喜欢动舌头,但是舌头是在嘴里面,舔着外侧下牙床来回运动。也许你还会听到很多奇怪的声音。注意看孩子的嘴!这时候孩子进入了换牙期,中间的门牙掉了,封不住唾液,所以就会出现吸唾液的声音。
    看看6 岁孩子用过的铅笔,大都是被嚼过的。此外,他们坐在桌旁吃饭的时间也比较长。这是因为吃饭时他总想说话,但是因为没有门牙,饭粒儿就会因为张口说话掉在饭碗里!
6“他怎么总是瞥眼睛?”
出现年龄:6 ~ 7 岁

事件描述:
    四五岁的孩子刚进入一个新鲜的场合时,眼睛会四处转着看:多美丽的房间,我愿意多待一段时间!
    但到6 岁,孩子的眼睛就会向上瞥着,趁人不注意的时候再扫上两眼。比如,老师问他:“你的作业呢?”他说:“我忘了。”然后眼睛就会向一边瞥去。
    7 岁的时候,和他说话时,他的眼睛瞥向一边的角度会更大。老师在黑板上写很长的字,孩子都可以看到。直到8 岁,孩子的眼睛才像又会“运动”了,可以转了。到8 岁以后,跟孩子说话的时候他会直直地看着你。

警戒线:需要注意的身体信号

0-3个月

手指没有松开过,什么时候都紧紧攥成拳。
2 个月后,除了哭,还不能发出其他音。

3 ~ 6 个月

对周围的环境不感兴趣。
眼睛不会追视,不会踢脚。

6-9个月

没有和人的眼神接触。
满9 个月时仍不会坐。

9 ~ 12 个月

不能用任何方式移动身体。

18 个月

还不会说话。

2岁半

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不知道如何用语言表达。
不能安全地爬完楼梯。

3岁

远不能像同龄孩子那样灵活地跑、跳。
还不能说自己的名字。

3-4岁

游戏的时候对其他孩子不感兴趣,也不说话。
听不懂任何语言的指令要求。

专家简介:
    Norman.L.Heimgartner 教授  儿童发育问题和教育专家,美国格塞尔人类发展研究所资深专家。因长期细致观察孩子,Norman 教授能够从孩子的各种非常的细微动作中捕捉丰富信息,从而对孩子做出“心灵上的回应”。
    编辑/ 申艳(shenyan@bphg.com.cn)

——摘自父母必读2009年第4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