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灵魂的香味。
读到一段往事与记忆:江南大户人家,若生女婴,会在家中庭院栽香樟树一棵,香樟树长成时,女儿差不多也到了待嫁年龄。媒婆在院外只要看到此树,便知该家有待嫁姑娘,便可来提亲。女儿出嫁时,家人便将树砍掉,做成两个大箱子,放入丝绸,作为嫁妆,取“两厢厮守(两箱丝绸)”之意。
![[转载]林格小杂感(196):灵魂的香味 [转载]林格小杂感(196):灵魂的香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林格小杂感(196):灵魂的香味 [转载]林格小杂感(196):灵魂的香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林格小杂感(196):灵魂的香味 [转载]林格小杂感(196):灵魂的香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林格小杂感(196):灵魂的香味 [转载]林格小杂感(196):灵魂的香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乾坤一草堂——中国教育会馆教育物质收藏与鉴赏:清代迷你绿松石项链挂件108珠。
2、教育应当赋予孩子以什么?
人最值钱的是心灵的威仪,这是一种坚守,是我们这个民族骨子里最高贵的东西,即如屈原不愿与污浊同流合污毅然投入清水,亦如张伯驹宁愿家人吃粥也把无价的平复帖捐给国家。教育,就是要赋予孩子以高贵的心灵,这是首要的任务。
3、文化是要沉淀在内心深处的。
人的浮躁是因为内心沉淀东西少,一个小小的事情就可以让他焦躁不安或者暴跳如雷。构建优质的学校文化,就是形成一个高质量的人文空间,让师生在这种宏大、深沉的空间里,不断沉淀他们内心最为缺乏的东西,从而形成稳定的文化品格。
教育做到极致就是一种文化,但文化是不能直接拿来解决问题的,教育者只有放下功利,走向心灵深处,才能真正实现自我觉醒。
文化,是要溶解和沉淀到内心深处的,稳定于心,幽然而美,它就会不断随时生发我们所需要的一切智慧。文化沉淀最重要的途径是美育,它存在于美的发现与不断探索之中,这就是我主张教育物质建构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