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哪些书是值得阅读的呢?林格认为主要是原理性的书籍是值得读的,尽管不能让你直接得到方法,但只有“可靠的书”才能避免你误入歧途。这里提供一个家长参考书目。
《育人三部曲》苏霍姆林斯基
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爱的教育》亚米契斯著
漓江出版社
《早期教育与能力培养》铃木镇一著
河北人民出版社
《儿童道德判断》皮亚杰
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
《道德经》老子
著中华书局
《心理学与生活》格里格等
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生命发展阶梯》程鸿勋
著 同心出版社
《论语今注》孔子言论集
中华书局
《教育走向生本》郭思乐
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成功教育》刘京海主编
福建教育出版社
《情感教育》朱小蔓著
人民出版社
《家庭教育》魏书生著
沈阳出版社
《美的历程》李泽厚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
《发现母亲》王东华著
中国妇女出版社
《诗人哲学家》周国平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童年的秘密》蒙台梭利
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的教育》福禄培尔
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当然,不能全部一一列举,只要您读了有心动的书、文章,都是值得阅读的。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为人父母的机会只有一次——既没有彩排,也不可能重演,既没有导演为我们设计桥段,又缺乏现成的剧本供我们参考,甚至,我们中的很多人尚未脱除稚气,便匆忙披挂上阵,仓促间成为了另外一个小生命的父母。要成为合格的父母,不学习是不能胜任的,在暑期,在为孩子们推荐了适合他们阅读的书之后,我们也特意为身为父母的读者推荐几本书,我们相信,只要您读了,就会有收获。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尹建莉著
作家出版社
之所以把这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放在第一位介绍,因为自从这本书出版后,在当当网上占据销量排行榜上的第一位,而且被评为了永久的五星图书。
“最好的方法应该是最简单的,教育孩子其实一点都不难,只要把握了真正的要诀,每个人都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这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的第一句话。作者尹建莉有一个女儿,品学兼优,两次跳级,16岁参加高考,以高于清华大学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同时被内地和香港两所名校录取。尹建莉在教育上的成功,让所有认识她的同事、朋友都羡慕不已。作者的一位老同学这样评价这本书,“我原来只看到我的孩子和你的孩子之间的差别。自从看了你的这些文章,才发现这差别原来是我和你之间的——作为母亲,你是把孩子精心教育大了。我其实只是把孩子养活大了。”作为家长的读者,在读完这本书后,是不是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
《吴娟瑜的成功父母学》
吴娟瑜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身为父母,就必须承担着教育孩子的压力,书的标题提到“成功”两个字,究竟怎样才是“成功”的父母?究竟“成功”的父母应该尽到哪些责任?针对现代父母所面临的教养困扰,作者潜心钻研多年,也专心聆听大家的心声,终于找到五个关键点,相信可以让所有的家长找到成功教育自家孩子的好方法。了解孩子为什么苦闷;清楚孩子的行为动机;制定孩子的游戏规则;帮助孩子重建人际关系;爸爸妈妈也要成长。作者在序言中说到“做一个成功的父母绝对不难。您只要拿起这本书,您在阅读,您在省思,您在修正,您在成长,生命里的许多改变就要如此开始了。”
推荐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曾获选《亚洲周刊》畅销书第一名,是一本经过很多读者检验的书。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美)费伯、海兹立希著中信出版社
每位家长都会发现,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将他们养育成人是一个极富挑战性、极易让人筋疲力尽的过程,仅仅有爱心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情况下还需要我们充满智慧和耐力。我们怎样才能走近孩子的内心,我们如何跟孩子说话,孩子才会听;家长应该做一个怎样的倾听者,孩子才能跟家长分享他们的秘密?作者详细列举了很多真实事例和生活场景,细心地为家长们揭示了与孩子沟通的有效方法,从“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等一系列亲子沟通中最基本的问题开始,一一讲解了与孩子顺畅交流的方式、方法。
这本书自上世纪80年代出版以来,已获得世界上无数父母亲的称赞和盛誉,“不仅仅改变了孩子,也改变了我们自身”,很多家长这样评价。这本书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广泛传颂,成为全球父母所盛赞的亲子沟通法则。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美)吉诺特著
张雪兰 译 京华出版社
这是一本畅销美国500多万册的教子经典,被翻译成31种语言畅销全世界,彻底改变父母与孩子沟通方式的巨著。
作者海姆·G·吉诺特是一名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家、儿童心理学家、儿科医生。吉诺特博士的一生并不长,他的一生都致力于儿童教育。他认为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一个有着怜悯心,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但是要做到这些,光有爱是不够的,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获得并使用这些技巧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综合
林格:
家长不是好当的须学习才能上岗
林格是当代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之一,他的很多教育观点都让为人父母的读者为之一振或陷入深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林格特别强调了家长学习教育理论的必要性。
家庭教育需要学习,首先是因为教育孩子的差别是很大的,有的家长把孩子送进了北大、清华,也有的家长却把孩子送进了监狱。这里的学问是很大的。其次是因为家庭教育不能搞实验,学校搞实验失败一个孩子只是千分之几,而家里搞实验失败一个孩子就是百分之百。人的成长不能重来,不能做实验,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万一失败,代价太大了。第三是因为家庭教育不能摸着石头过河,把孩子摸大了,成了小流氓,后悔也晚了,盲目教育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家长必须树立学习意识,借鉴他人的经验,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提高教育水平,只有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才能使我们的孩子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国家的栋梁之材。
要想当合格的父母,其中之一就是读万卷书。阅读目的不是为了立即拿来用,而是读了不用,内化为自己的一种教育素养。
谈到孩子,林格认为,暑期让孩子去报班,不如还给孩子一个彻底的童年。阅读是人类最高级天性,孩子们的成长阶段基本上是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最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读一些对他们的思想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作品非常关键。就广州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基本阅读量都不够,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暑期学生增加阅读量比报一千个兴趣班还有用。文/秦绪芳
给家长的小贴士:
怎样为孩子选书?
0~1岁:可以选择能对他的视觉和听觉产生深刻而且美好印象的读物。最好选择有韵律的文字,比如简单的童谣、儿歌、唐诗等等。
1~3岁:为这阶段的孩子选择书,尽可能选择图画幅面相对开阔,字体偏大,阅读舒适感强的。最好不要选纯粹电脑制作的图画。
3~5岁:在这个阶段,应该鼓励孩子开始培养自己的兴趣。大人一方面应该选择自己真心喜爱的书,一方面也应该适当控制,不要让自己的趣味过多地限制孩子的发展。
5岁以上的孩子:选择自己和孩子都喜爱的童书。真正优秀的童书,需要同时征服孩子和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