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2011-11-4 国学堂 梁冬对话李子勋——天才成长手册
(2012-03-13 00:09:16)
标签:
转载 |
分类: 教育心理全方位 |
http://hi.baidu.com/eajian/blog/item/3d241a179895bd1a4b90a76f
http://apps.hi.baidu.com/share/detail/42997938
问题的提出:
……
梁冬:其实小孩子在出生的时候,虽然他不能说,不能写,不能听,不能写字不能说话,但是他什么都明白。但是他怎么知道,这个东西怎么到他身体里面去的。
李子勋:这个其实在西方也有很多的解释,就是说在英国和美国的联合的研究儿童的时候,研究了这个从六个月到一岁半的儿童,就发现他们的智力了得。在电视节目就是,DISCOVERY(探索频道),就是探索节目里就呈现了,一个十个月的女孩儿,给她玩了一个黄色的卡片,黄色的卡片,玩儿了一天,她知道这个卡片是她的。然后在实验中,就是一个桌子上摆满了卡片,全是黄色的,一模一样的。但是不一样,这些卡片都和她这张卡片有差别,差了一个色差。这是用计算机制图制的,计算机是可以判别的,我们看不出来。我们根本(看不出来)。成年人看不出一个色差的差别,我们要看出十一个到十二个色差的差异。我们才知道两个黄色是不一样的黄。但是儿童,当把这个卡片塞进去胡乱以后,这个婴儿,十个月的就爬到桌子上,就开始,她扒拉扒拉,一下就把那个卡片,就把她的那个片子拿出来。因为那个片子后面写了一个编号,只有那个片子后面有一个记号,她就把她的片子认识了。那么,所以科学家就假定儿童是可以分辨一个色差的颜色。她能够看到这个卡片和别的卡片不同。那么,这就是她的厉害的地方。同样有一个男孩儿,来做了同样的实验。仍然是把它找到了。然后呢,又拿出一个录音来听,一个十个月的女孩儿,听她们家的那个是画眉还是黄鹂鸟啊,反正她们家养的一只鸟。这只鸟和另外九十几种同样的鸟的声音在一块,成年人根本辨别不出哪只鸟的叫法,是她们家的那个鸟。但是那个女孩子,有一个特别,就是每次她们家的鸟叫,她就会拍手。好几次她都要拍了她没拍下去,但是到了第三十多次鸟叫的时候,她拍手了。然后停下来一看编号,那只鸟叫就是他们家的鸟叫。但是成年人早就丧失了这个能力,我们无法辨别那么细微的差别。那么也就是说儿童生下来的时候,他对世界信息的采集的方式,是一对一。他没有归纳,没有组织,没有整理。
……
天才实际上就保留了儿童的知觉方式,因为儿童去看这个世界和感知这个世界和我们成年人有巨大的不同。
这个不同就在于,儿童生下来的时候不知道语言,他不知道归纳,不知道分类学,不知道逻辑,不知道运算,对吧?他是按照生命系统的直觉去感知存在的,也就是说,他是由一种朴实的,一种以个别为中心的方式去感觉这个世界,而不是以组织的方式或者叫分类的方式。
(下面举了杯子和苹果的例子,很有趣的。原来儿童是这样的呀!)
这就是儿童的认知方式,他是以个别的方式来的。
所以呢,成年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对言语的学习过程中和对理性,比如说逻辑,一加一等于二,运算过程中,实际上我们有巨大的退化。就是我们对世界的感知的方式和能力就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就是慢慢变到了一个所谓知识领域的这样的一个通过抽象与分类方式的学习方法。这个时候呢,我们再去看世界的时候呢,我们是通过这种方式去感知世界了,就不再用儿童的方式感知世界了。那么所有的天才,恰好就是他的儿童知觉一直没有消失,他一直保留在他内心的一个地方,虽然这方面他的学习理性科学、信息分类学,但是他另一方面觉得这是不同的东西,他是保持了两种感知,既有儿童知觉的方式又有成年人的这种经过学习形成的认知方式。
为什么孩子的认知,我们需要他更长地保留住这种儿童的认知呢?就希望他的整个大脑都在工作。尤其是他初生的生命的话,很多需要信息刺激。所以,越是减少他的语言的方式或者逻辑思维方式,减慢、减缓,不要那么快的学习。其实儿童的智力发展是快速的,因为他是饱满的智力。但是,如果我们在过早的告诉孩子文字啊、逻辑啊、分类啊那些,那么由于生物学都是按照节能的方式的,他就会用最简洁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时候,大量的神经、大量的脑细胞就不工作了。
(关于音乐的例子,胎教哈,很震撼的观点)
儿童基于图形感觉的思维方式,正是天才们的思维模型。而言语思维的培养,则抑制了大脑潜力的开发。在自然万物的激活下,才能释放出大脑的无限潜能。
……
我们只要和某种状态下的人排除了理性,排除了逻辑,排除了这些抽象的东西,回到一个原生态的直觉导向的世界的感知里面,我们打开身体,我们放开,我们一切都不担忧,处在某种就就像临休,或者是一种高峰体验里面的时候,你发现你跟世界是连接的。你跟nature(自然)是连接的,这个时候,你会感觉有一些思想源源不断从大脑里冒出来,但这思想是前人或者是某些人曾有过的。
第一,你要成为自然的一部分,你要臣服大自然,就是你必须要敬畏和臣服它,就是在nature(自然)里面,你要感觉到你是它的一部分,而不要超越它。人虽然是一个高能状态,我一直认为人是一个高能状态。就是说,大自然的确把很大的能量放在人的身体里,对吧?包括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我们有一个信息,有一个能量负载的过程,包括出生的时候,你处的磁场,对你都是有影响的。那么,但是对人类来讲,就是说我们的狂妄是在于我们太相信科学,不,是太相信理性,不是科学,相信理性。而理性,它是以简明的,简约的,化繁为简的方式来进行的,只有这样才会有理性,对吧?但是理性又让我们和这个真实的这个世界、nature(自然)距离越来越远。因为我们总是用静态和抽象的方式去审视它,而不是去感觉它,因为我们理性是(排斥感性)对感性是不喜欢的。但是呢,往往科学家,伟大的人都很感性,他总是不想按照理性所制定的方式走,是因为他感觉不到理性存在,或者是到底怎么样,但是他内心的那些感受,就支配着他不得不那样走。我后来也谈到过,就是人类所有的行为都不是理性的,都是感性的。但是,人类由于我们对理性的崇拜和敬仰,所以每当我们的冲动行为发生以后,我们就试图用理性去解释它,当这个行为可以用理性合理化时候,我们就说,我们是理性的。但是实际上,我们人类的行为从来都不是理性的结果,都是感性的结果,都是冲动啊,突然的一个灵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