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中主角永远是孩子。
有人说不需要进行家庭教育,让孩子自由发展;有人说需要好好进行家庭教育,不能让孩子受一丁点苦。
谁对谁错?很难分晓,这里存在一个关于教育的“度”的问题。
许多文学家,乃至全球著名的一些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们的人生经历是相当复杂,且经历了一般人所没有过的人生体验,比如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中幸存下来的人们,当中产生了诺贝尔获得者;片面追求人生的幸福感不是完整的人生。人生犹如五味瓶,酸甜苦辣咸兼有之,少了任何一样,则菜好似无味。
吴承恩的《西游记》中的唐僧取到真经,在回东土大唐的路上,他们又经历了最后一难。人生皆由苦难组成。
那么,不管有没有教育,孩子的一生将会充满了苦难,不管我们是否情愿,他,终究要经历这些,这样,他的人生才会不断地去完善。
留给孩子面对整个世界的能力,是作为父母必需且有责任给孩子留下的人生厚礼。不管父母懂教育还是不懂教育。孩子是家庭的主题,家长必需给与孩子人格上的某种能力,这个舞台上,孩子永远是主角,而父母仅仅是化妆师而已。
所以,教育是必须在家庭中得持续下去,这里说的教育仅限于对孩子人格的培养,而不是教授孩子几门科学知识和几门语言之类。
如果有心想在家庭教育中做的十分完美的家长朋友们就请注意了:不管怎么着,父母无法取代让孩子自身获得人生成长中的体验,这个过程只能由孩子们自己来完成,家长们充其量只能是配角。如果不想让孩子受苦,那么,这个“完美”的家庭教育中其实是不完美的,完美的家庭教育是让孩子尽可能在其力所能及的承受范围内去面对世界中的各种困难,这些困难会练就他坚强的品性和善意的人格。
家庭教育应留给孩子什么?
不是完美的包办;
不是一味的说教;
不是优秀的学分;
不是衣食无忧的生活;
而是,
如何去面对生活。
子俊方舟
2009.05.1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