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观念普及首要考虑的因素
(行文2600字)
引语:
世界上最难改变的东西,就是观念。
观念是人具有的,这是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
观念最难改变的只有人。要改变人,有啥好方法?只有一个。“他自愿改变”,别无他法。
做营养工作的朋友们可以好好深思一下:①我们要做什么?②我们做了些什么?③我们怎么做?
我每每在作此类文章时,总是低调而沉重,因为我们在营养健康观念普及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太少太少。
·1. 何谓营养观念?
营养与健康观念也是如此。倘若人们自愿去改变当今的一些不良的营养观念,那么,营养观念的普及工作就会显得尤为容易了。但这个要如何才能做到呢?抓住营养观念普及的核心因素就显得更为迫在眉睫。

那么,什么是营养观念?
碳水化合物量的多少?脂肪摄入多少克?维生素我要吃多少?运动多久才会身体健康?……诸如此类的很多、很多,都是营养观念。
营养行业中很多人做过营养讲师(辅助销售的一种岗位)、营养咨询、食谱制作,这些朋友们可能都有深刻感触:改变人们观念何其难。与其让我们来改变他,不如他自己来改变。因为,有句话说得好:“你想改变他,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改变我们自己”。
让人们认识到营养的重要性,其实只是虚的。“我知道营养很重要,但我如何做到?”这就是宣传到位以及深入人心与否的一个关键所在。做事站在大众的角度考虑问题,这个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政策与执行中的桥梁出现了问题,就会出现政策的架空,只是口号。如何增强政策的执行力,往往是宣传方面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没有一点心理学技巧和功底,这样的事情是做不好的。
政策是上层建筑,如何让普通老百姓来理解这项政策,政策的执行和贯彻如何做到有趣而实效,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为什么90年代出台的××营养条例后来泡空?这不单单是中国人人性的问题,某种程度上与政策的执行渠道是否通达有关,更何况,普及一件有实际意义的观念更需要人们的支持和接受。
·2. 营养观念的核心是什么?
百姓可不知道什么是碳水化合物、什么是烟酸,那是学术上的词语。用学术上的东西来向大众推广,百姓脸上除了一脸的茫然,不会再对此有更贴近的动作。因为他们觉得这些说法是远离他们生活的?如何让我们这些活生生的营养观念去贴近他们,去渗透到他们的日常饮食和生活当中去?这是营养行业中想要实实在在做事的朋友们需要深刻去考虑的一个问题。如何让宣传做得人性化、通俗化?这一点恰恰是中国人性中所缺失的,也是中国人的劣根性,在这里,我一针见血地指出来,尽管说后效果依然是微乎其微。
营养观念的宣传比较特殊:就算人们认识到营养很重要,但是如何做到?这当中也存在宣传方式和观念通俗化这样两个向度。
营养观念最终会让大众受益,但是观念到深入人心的过程中始终存在一个好像不可跨越的鸿沟。难道真的不可跨越吗?在宣传的过程中我们能不能抓住宣传的核心?那么,什么是核心?我们要宣传什么?
膳食宝塔的结构是营养观念普及的核心。
·3. 膳食宝塔的核心地位
现代营养学好像正陷入一个微观研究的领域。我记得以前说过,营养学不是传统自然科学。谈到方法论的问题,目前营养学研究的方法是不尽科学的。营养学与人体密切相关,体内的化学成分不是彼此孤立,所以当谈及某种营养素能治疗脱发或增高时,我一定会保持缄默,这种态度是一种对现状的接纳,同时,也是一种反抗。康奈尔大学的营养学院正在集中科研力量去改革当前的营养学、医学等多维度研究学科的研究方法,这将是一个崭新的时代。

大众们对营养不需要了解如此透彻,了解得如此透彻如此深入对我们这些大众来说还会感觉更加遥远。我们能做的就是告诉大众一个宏观的健康的营养观念,落到实处,这就是合理膳食。这种观念如何可视化呢?那就是膳食结构金字塔。
大众知不知道膳食宝塔是一个层面,知道膳食宝塔之后,知道其中含义与否又是另一层面。
第一层面是政策出台和基本宣传方面的事情,这个想必做起来很简单,就是纯粹地去宣传就可以了。现在我们着重考虑的是第二层面,也就是宣传力度与执行力的问题。
·4. 膳食宝塔宣传的执行力方案
如左图,从上到下分为4层,这就像个金字塔,是一个正立的三角形。现在暂且将从上至下的几层依次叫做A、B、C、D层。
要加强膳食宝塔的宣传力度和执行力贯彻深度,需要从一下几点入手:
1、 膳食宝塔的层数:4层;
2、
宝塔每层间的特殊意义:食物从A到D层,层的面积越来越大,这也就意味着食物的量是越来越多的,并且一定是越来越多;
3、
宝塔中每层的含义:A层(油、糖、盐)、B层(荤食类,肉鱼蛋豆奶类)、C层(素食类,蔬菜水果类)和D层(主食,五谷类)。结合第二点的含义,牢记每层的内容:塔顶是油盐糖(谐音“有堰塘”,便于记忆),往下是荤素(荤和素的上下顺序不能弄反,素的量多余荤的量),最下面是五谷(量最大)。所以,总结起来,就是塔顶减少吃,荤菜适量吃,素食吃多些,五谷吃最多(共20字),就可以充分地概括这个塔的深层含义。
朋友们注意了,这里没有出现任何重量的字眼,比如“克”、“两”等。之所以不出现这样的字眼,是为了不让人们陷入迷糊:这么多克到底是多少?几两几斤?多么麻烦啊。科学家们研究营养用定量,这个事件固然没错,但是反过来,用克数来指导人们来进行对食物的量的控制,就陷入了一个黑洞。因为人们对具体的克数没感觉。要知道,人脑是最神秘的模糊数学处理机器,世界上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人工智能能与大自然赋予的人脑相媲美。有时候给大众们一种模糊的观念,反而起到的效果会更好。
就拿这个膳食宝塔的第二和第三点来看,给人的就是一种模糊的相对的概念:从摄入的食物的重量来看,五谷>蔬菜水果>荤食>“有堰塘”。这一点也就足够了,至于每层食物具体的量的把握,大众会自行判断,也会较好地把握这4层食物的相对的量。
我们做宣传时,就要考虑如何让人们能接受这个完美的宝塔,而不是机械地记忆其中地几个数字而已,大众的智力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大众不是计算机,对于计算机,科学家及政策宣传者一定要赋予数值,但是,对于,大众,我们要做的不是赋予数值,而是要赋予“模糊数学”,让大众自己去考虑各种膳食种类的量的把握,从而达到一种合理的日常膳食结构。
后记:
越是涉及观念层面的内容,若要让人们好好接受,就越要从宣传的核心来入手,同时考虑如何让人们更好而又更深刻地去接受它。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营养健康观念的普及就会显得更为容易。看得更长远一些,营养行业会发展得更为迅速。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拙见,愿与行业中及所有关注健康的朋友们一同分享。
子俊方舟·(健康新体验,一起分享)
09.0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