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近两年,《中国企业报》记者陆续接到读者报料,称兴安县太阳能光伏产业园里的所有公司停产日子多,生产日子少,有的公司工资拖欠两个多月都没有发,每逢有领导来视察时,附近农村的临时工就会被叫到厂里穿上统一工作服,“很正规的装模作样的在那里生产,经常装我们都装得很像了。”领导一走,工人们马上一哄而散。
其实,我们经常在报道中看到一些造假式表演,其手段翻新,花样百出,可谓惊人。似乎这些幕后的操纵者都是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高材生,要不怎有如此高的编导水平,这也许让国内外许多编导界名家感到汗颜。
无论是企业,无论是机关,务实是应该必须大力倡导的工作作风。而有些人并不把功夫下在工作之上,好像他们对“功夫在诗外”这样的名句早已融会贯通,足以举一反三。他们的功夫在工作之外,天天不是想着如何让把工作做好,而是想着如何应付领导,想着在领导面前耍一耍小聪明,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这些人深谙“不打勤、不打懒,只打不长眼”的工作哲学,所以,务虚是他们的最高境界。
任何事情的存在必有其存在之土壤,务虚也是一样,倘若领导喜欢务实,务虚自然没有它的土壤。同样,如果领导喜欢务虚,那么好了,小人得志,务虚自然如春日见到阳光的野草,立刻疯长。这倒真如唱戏,有人唱,当然需要观众,没有观众唱戏的也就没了劲气。过去我们常讲的“滥竽充数”的故事,南郭先生为何可以生存,就是因为齐宣王本身并不务实,也许南郭先生只要摆摆姿势他就喜欢,是不是南郭先生喜欢投其所好,溜须拍马?是不是南郭先生送给了齐宣王一个二奶?无从考证。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齐宣王缺乏务实精神。所以,南郭先生不需要精通业务,无需掌握“竽技”。
另有网友在微博上称,郑州一个人工湖蓄水仪式上,红地毯铺到了河中心,只为迎接领导短暂的视察,供领导所走的红毯延绵近百米。这不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吗?要面子,摆排场,搞特权。还有一篇报道《四川乐山被指用水枪喷水伪造领导冒雨视察工作》。假如说兴安的表演领导并不知晓的话,那么郑州的红地毯、四川的喷水降雨可是领导完全可以一目了然的。领导看了,不否认,就是肯定。这就助长了下边这种“演戏”的作风。虽然后来“红地毯”进行了道歉,“喷水降雨”也进行了解释,但有些事情并不是你某个领导的道歉、某个部门的解释所能扭转过来的。道歉很简单,几句话就可以解决,而由此给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带来的不良影响是你一两句话就能消除的吗?
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此下去,恐怕钻研业务者少了,钻研“演戏”者会多起来。一些人不仅在领导视察时造假,甚至还在日常工作中造假,数字上造假。有的人数字假大空,汇报假大空。开会时念念次次翻新的“八股文”,如同演戏念戏文、背台词,正所谓年年老一套,事事三段论,没有一点新东西。
最近,大家应该注意这样一篇报道:《李克强开座谈会环环相扣连发问 要求官员不要念稿》。文章讲的是11月21日,李克强主持召开了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李克强同志在座谈会上环环相扣进行发问,与会的人感到今后照本宣科念稿子行不通了。看了这篇报道,读者无不叫好。因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亮点,人们看到了中央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炮的信号。我们甚至可以感觉到站在台上“念台词”、“背戏文”已经不吃香了,没点真功夫,只想“演戏”将没有你的用武之地。
术业有专攻,干什么你就应该钻研什么。不是演员,总想着演戏做样子,如果真的演技好,那你改行演戏也行。否则,要么你就好好学习,努力提高自己,长点真功夫,要么你只有像南郭先生一样,溜之大吉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