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2019-09-09 08:48:04)
标签:

旅游

乌兰哈达火山群

辉腾锡勒草原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如果说呼和浩特的历史文化古迹给人一种厚重深沉的感觉的话,那么今天的行程将会给我豪情奔放的体验。

 

      今天的行程也就是我说的一日游,火山+草原的一日行程,地点是察哈尔旗。这个地方估计好多人都不太清楚,我其实也一样,只是前些时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做过一期察哈尔火山群的专辑,才对这里有些印象。

 

      这两年我的行程较多以地理景观为主,而火山地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选择,因此察哈尔火山群很能吸引我的目光。经过资料收集,察哈尔火山群的范围不小,共有三十多座火山,又细分了好几个小的火山群。而离呼市较近的察哈尔火山群是乌兰哈达火山群和黄花沟火山群。而《中国地理杂志的封面》正是乌兰哈达火山群。

 

      其实内蒙古是一个的火山遗址很多的省份,有众多和火山群,虽然大多数人想到内蒙古的旅游时,想到的一定是蓝天、白云、草原、骏马,一定是呼伦贝尔大草原。但其实内蒙古的版图很大,它几乎横亘了半个中国。除了草原,沙漠、戈壁、山脉、河流、湖泊都不少,地理现象很丰富,地质景观同样丰富。但草原的过度闻名,却让很多人失去了对火山的关注。

 

       亿万年前,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导致地形隆起,形成了喜马拉雅山与青藏高原,而阴山与内蒙古高原就是这种板块运动的副产品,在地质时期,地壳活跃,所以较多火山地震。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冷却形成的厚度达到数百米的熔岩台地构成了今天内蒙古高原的主要地貌。现在内蒙古分布着北起大兴安岭的诺敏河火山群,经阿尔山—柴河火山群、锡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南抵察哈尔右翼后旗的乌兰哈达火山群,绵延近千公里,绝对是一个非常壮丽的地质景观。

 

      想象一下,我们现在所处的内蒙古高原,就是火山爆发的熔岩地台涌起而成的,我们站在一个曾经热力四射的地方,我们的脚下,澎湃着亿万前的激情。

 

      跨过阴山山脉,进入察哈尔右翼中旗。我们在呼市看到横亘千里的阴山,像是一个屏风,但真要横穿的时候,你才发现它并不是一座单体的山。而是重重叠叠的群山。因此当年匈奴跨越阴山也并不是太容易的。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乌兰哈达火山群航拍图(网上)
       

      察哈尔右翼中旗,辉腾锡勒草原寂然无声,只有风力发电的巨型风车不断旋转。

 

       但其实辉腾锡勒是世界上少有的典型的高山草甸草原,平均海拔2100m,面积600平方公里,植物覆盖率80%~95%。辉腾锡勒草原上天然湖泊星罗棋布,素有“九十九”泉之称。辉腾锡勒风能稳定性强,持续性好,品质高,是建设风电场最理想的场所。辉腾锡勒草场是世界少有且保持完好的天然草甸型草场,并确认十八种草种为珍稀草种。根据总体规划,可开发建设成为草原避暑胜地和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场。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大家比较熟悉的北魏民歌,其实描写的就是这里,它把塞北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描绘的栩栩如生。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辉腾锡勒草原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辉腾锡勒草原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辉腾锡勒草原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辉腾锡勒草原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辉腾锡勒草原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辉腾锡勒草原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辉腾锡勒草原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辉腾锡勒草原

 

      时间已经有些入秋了,草原上的春之嫰绿,已经逐渐染了秋之金黄,虽然野花仍然开放,但也过了最旺盛的季节。不过这时的草原,风清爽,天蔚蓝,云洁白,也是非常惬意的。

 

      果然是风力发电的好场所,辉腾锡勒草原上巨大的风车阵连绵不断,人的创造与大自然结合的景观,有时也是很壮丽的。

 

      在察哈尔右翼后旗白音察干镇吃了个午饭,又吃到了以前在山西经常吃的莜面,这里的莜面窝窝其实就是山西的莜面栲姥姥,不同的是它多数是蘸着羊肉汤吃的,也很有特色,我是喜欢的,不过我更喜欢的是凉拌的莜面。想想这里与山西的相近其实并不奇怪,因为这里离山西本来就很近。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察哈尔右翼后旗白音察干镇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察哈尔右翼后旗白音察干镇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莜面窝窝

      白音察干镇离乌兰哈达火山不远,这里串珠状的连着三、四、五、六号火山(一、二号火山估计较远或是较小,看不到),大多数乌兰哈达火山的图片都是五号火山,这是最大的最完整的火山。

 

      这几座火山遗址严格来说叫做火山渣锥,火山渣锥(Cinder cone)是指火山口周围由火成岩屑或火山渣等火山的喷出物质堆积而成的山丘。大多数的火山渣锥都很耐侵蚀,因为落到锥上的降雨渗入到高渗水性的火山渣里,较少能对它们的表面进行侵蚀作用。由于火山碎屑物胶结松散,故无法形成较高的堆积,通常都小于500米。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封面——乌兰哈兰火山群,前面的是五号火山,后面远处的是三号火山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三号北炼丹炉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三号北炼丹炉,  一侧可见黑色大洞。  

 

       我们首先去看了最北面的三号火山,这里为称为北炼丹炉火山渣锥,这座火山曾经被作为旅游开发的火山,修了一条石梯能通到山顶。

 

      而我没有选择石梯,而是一侧的爬山通道,在这一侧,火山很碍眼地被挖出了一个巨大的黑色大洞,让人误认为这里就是火山口。

 

      其实不然,火山口还在山上,这个大黑洞只是以往还没对此火山进行保护时,周边的人开掘形成的。为什么有人会开掘呢,我们从形成火山渣锥的物质说起。

 

      火山渣锥,自然就是火山渣堆成的锥状结构火山口。火山渣是火山喷发中经过高温燃烧喷出后冷却形成的炉渣状火山砾的统称。粒径一般4-32毫米。它是富含气体的熔浆碎片喷到空中冷凝,所含气体膨胀逃逸,留下气孔,形成渣状外貌,呈黑色、暗褐色,气孔常为不规则状、圆形和长圆形,大小由数毫米至10厘米不等,分布于火山口的周围。

 

      呈蜂巢状,气孔发育,体轻,坚韧,质纯,多为优质品,是建筑上一种良好的夭然轻骨料。火山渣的比重一般在1一2之间,用它制成的墙体大板、大型砌块, 具有容重轻、保温、隔音性能好、工艺简单、节能等优点。

 

      火山渣又是一种具有活性的矿物材料,掺和适当的石膏、白灰磨细后, 不需锻烧,即可获得300#以上的无熟料水泥。在熟料水泥生产过程中,掺入适量火山渣,不但可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而且可改善水泥的某些活性特点。

 

      看到这里,大概你就可以对人为开掘火山渣锥的原因有所认识,我也找当地的人问了一下,他们都说,采掘回去的火山渣是用于当地人建房子时做保温层。诚然,如此轻质的材质,如此良好的效果,还是无成本的资源,在没有管理的环境下,其结果可想而知。

 

      在乌兰哈达火山,你可以看到雄伟的景色,却总在一些遗憾,为火山曾经被无度开掘的遗憾。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三号北炼丹炉,  一侧可见黑色大洞,让人误认为是火山口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三号北炼丹炉,  一侧可见黑色大洞,让人误认为是火山口

 

      我从黑色大洞的边缘爬上三号北炼丹炉,由于开掘的原因,这一带都是没有草的,脚下踩着的全是碎屑一样的火山渣和火成岩屑,每一步都有踩不实的感觉,所以爬火山渣锥还是要小心,很容易滑倒,而一旁则是那个几十米深大黑洞。

 

      那个被开掘出来的黑洞之内,感觉已经形成了一个采矿场,里面已经有很大的采掘工作面,可以进行大量的采掘,工程车辆也能开进来,完全可以想象当年采掘之时的盛况。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火山上被开掘的大洞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大黑洞形成了采矿场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被采掘的火山渣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大黑洞的边缘,就是我的登山之路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大黑洞内

 

      爬到了渣锥的顶部,终于看到了火山喷发口,火山口内的植物长得很好,估计火山渣的营养成份足以支撑它的生长。

 

      在火山渣锥上走了一圈,再走下火山喷发口,天气奇佳,景色怡人。此情此境有心旷神怡之感。

 

      远望四、五、六号火山,有串珠的感觉,这种火山就像是腾冲的大空山、小空山、黑空山一样。

 

      有些心痛的是,本来并不高的四号火山已经被开掘到不成样子了,而五号火山则是保持完好的状态,六号就整整开掘了一圏,上面已经没有植物了,完全是个采矿场。

 

      这四座火山似乎也很有意思,依照破坏的程度来分,五号——完全未开掘,三号——轻度开掘,六号——重度开掘,四号——开掘完毕。

 

      所以乌兰哈达火山群这四座火山,和其它火山群还真是不一样,不仅可以看到完整的火山,还能看到火山的剖面,如果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也可以作为一个丰富的火山地质课堂。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火山喷发口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火山渣锥的顶部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火山口底部的喷发口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半山之间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远处四、五、六号火山渣锥

 

      从三号号南炼丹炉下来,我们离开火山,用一个较开放的角度看看三号火山,我选了一个角度避开了那个大黑洞,得到看到三号炼丹炉完美的锥体。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三号南炼丹炉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三号南炼丹炉


 

      四号火山已经没有什么好看的了,我们直接驱车前往五号火山。五号火山是保持得最完整的火山,国家相关部门肯定是不希望再发生任何的破坏,因此五号是属于不开放的火山,周边用了一圈铁丝网围了起来,但是由于监管的力度不够,还是被人剪开了一个大洞。

 

     据当地人说,有些马力大的越野车,甚至能直接冲上火山锥顶。

 

      五号火山算是四座火山里最大的一座,也是最高的,看起来也最好看,所以它的相片常常被作为乌兰哈达火山群。甚至是察哈尔火山群的代表,用在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之上。

 

      我们在五号火山下绕行了半圈,而观看五号火山的佳点其实是在六号火山之上,所以我们直接又到了六号火山——南炼丹炉。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五号火山(在这个侧面可以看到车辆冲上火山顶部的痕迹)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五号火山

 

      六号南炼丹炉火山可以说是一座令人痛心的火山,但又是一座很有特色的火山,因为它被开掘了整整一大圈,整个火山的外缘已经被掏空,只剩下中间锥体的中心部分,甚至采掘者已经向地平线下方采掘了十多米。然而又因为整个都被掘开,所以也可以清晰看到这个火山渣锥的内部结构,以及不同的火山渣及火成岩屑的形状与颜色,这与其它完整的火山又不一样。

 

      与三号北炼丹炉火山渣锥不同,这里的火山渣和火成岩屑颜色更为丰富。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六号南炼丹炉火山渣锥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六号南炼丹炉火山渣锥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六号南炼丹炉火山渣锥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六号南炼丹炉火山渣锥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六号南炼丹炉火山渣锥的网上航拍相片,可以看到外沿一圈已经被采掘一空。

 

     沿着采掘者保留的运输车辆通道,我逆时针环绕了一下六号火山渣锥,在六号火山的一侧,是看五号火山的好地方,这一段路约有三四百米,在一个渐变的角度里欣赏这座最完美的火山。

 

      五号火山的整体是美的,它拥有线条流畅的外形,具备图案动人的纹理;有蓝天白云的映衬,有苍翠草原的陪伴。在乌兰哈达的几座火山中,确实具有唯我独尊的地位。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五号火山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五号火山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五号火山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五号火山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在六号火山的通道上看五号火山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五号火山(网图)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五号火山(网图)


 

      六号炼丹炉火山渣锥的火山渣和火成岩屑的色彩确实丰富,它不仅常见的黑、褐色,而且还有锈红、土黄、牙白等颜色。在这个被完全采掘的火山上,我们像是看到了一个火山渣锥的剖面,它不仅有火山渣,在火山渣中还有我们常见的火山熔岩。

 

      这一圈走下来大概一公里不到,我像是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另类火山,相信对于地质爱好者来说,收获会更加大。

 

      如果说五号火山看到的了完美的形状,那么六号火山看到的则是完美的色彩。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六号南炼丹炉火山渣锥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六号南炼丹炉火山渣锥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六号南炼丹炉火山渣锥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六号南炼丹炉火山渣锥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六号南炼丹炉火山渣锥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六号南炼丹炉火山渣锥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六号南炼丹炉火山渣锥(后面的五号火山)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六号南炼丹炉火山渣锥(后面的五号火山)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六号南炼丹炉火山渣锥(后面的五号火山)

 

      察哈尔火山群是瑰丽的,却又是让人心疼的。无与伦比的自然奇观,让人触目惊心的破坏场景,都同样的令人震撼。

 

      内蒙古的火山群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是世所罕见的;察哈尔火山群作为其中一个代表,如果没有《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专辑介绍,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察哈尔是低调的,无论是草原还是火山,像世界罕见的高原草场所在的辉腾锡腾草原,它在内蒙古就远不如呼伦贝尔草原和希拉穆仁草原知名。

 

      低调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是慕名而来的人少了,外来的破坏会少一些,;但低调也代表了少人关注,从而容易疏于管理,所以本地的破坏却难以监控。如今的察哈尔火山群,正是面临这样的现象。

 

      采掘火山渣去做房子的保温层,这听起来难以置信,这不是很麻烦吗?就如长城沿线的人,会爬到高高的山上,拆除长城的青砖,让骡子运回家去盖猪圈,很多人听了也是不可思议,难道这不是也很麻烦?

 

      没错,这很麻烦,但我们总是容易忽视了一点,就是当有非既得利益的时候,中国人是绝对不怕麻烦的。这源于我们的公众利益偏少,而人口却又众多,也因为我们的管理不善。

 

      在这种“不怕麻烦”的环境里,管理是唯一的手段,但可惜在中国,“管理”是一个很高端的词汇,逼格高且常常不实用。因此“管理”通常用于装饰的作用大于实用性的功能。

 

      我绝对相信那些采掘者也知道火山是不能开采的,但因为没有人管,又能挣钱,违规的成本低得看不到,这种事就太多人想做了。

 

低调的察哈尔火山群
察后旗封闭火山的通知

 


      就在去年,察哈尔后旗政府还发过封闭火山地质公园的通知,待重新建设后才开放。为什么还是那么多人会来、能来?就是因为政府的管理仅限于通知,没有后续的管理手段。你要封闭,不能只是口头上的。你用什么去封闭呢?道路封了吗?关卡设了吗?有专人监控吗?有定时的巡查吗?有处罚手段吗?

 

      乖乖,全部都没,通知里说“责成有关职能部门,依照。。。。。法例给与处罚,”“相关职能部门”是哪一个?在哪里?有没给它增设相关的岗位、人力、费用?有没有相关的工作目标和业绩考核?看现在这个样子,是个人都知道——没有!既然没有那谁会去管理呢?

 

      这样的管理肯定只能让“管理”飘在天上,像察哈尔草原上的白云。

 

      另外以民众对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来说,也是疑问重重。你封闭了,什么时候才重新开放?有没有计划?有没有向民众公示?会不会永久都不开了?你说现在设施不符合要求,要修公路,要建酒店,要开餐饮,那什么时候能修能建?等你规范后才正式开园,民众更加心里无底,那是不是又得收天价门票了?到时进火山是不是又必须坐你的高价电瓶车了,爬火山是不是又要另外又有“园中园”的费用了?疑问太多了,这不是民众多疑和小心眼,是无数实例在民众心里留下的阴影。

 

      既然现在能去,能爬,为啥不现在去了?

 

      我承认这次的火山之后是违反规定的,但看看火山的现状,我担心我等不及它彻底规范的时候,所以别怪我这种小市民的觉悟,其实我爱这片土地的心情,并不比“人民公仆”差。

 

      因为这份爱,因为还有更多的未知和美丽,我想我还会再来,这一带的山脉、湖泊、沙漠、草原、火山群,我都充满着盼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