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两个月比较忙的原因,十月份去的欧洲,现在才开始写游记,旅途的记忆一定会又少了一些,不过再不赶紧写回来,忘记的就更多了。)
十月金秋,才刚刚过了国庆的长假,我又得休年假了,似乎又些过份,可这是我最爱的季节,而同事搞的欧洲小包团行程也有些吸引我。另外公司新的规定,员工免票取决燃油税,这可是很大的一笔费用啊,相比这下,我去年飞洛杉矶的来回费用接近2800元一人,而取消燃油税后,我们只需要支付机场税了,此行我们巴黎入、阿姆斯特丹出的来回机场只需274元,这样的票价我凭什么还用来用于国内航班呢?
近十一小时的飞机,还不算太累,因为这次坐的是我们最新的B777——300飞机,机上的个人娱乐系统是挺不错的,看电影是个不错的选择,很多比较新的电影都有,而一些经典的系统片也有,像《速度与激情》1——7集都有,消磨时间还是很不错的。
而且这个航班的时间还是挺好的,广州晚上12点多起飞,到达巴黎是当地时间早上6点多,下了机就可以开始去玩了。
巴黎,应该是我想去了很久的一个城市,其实不只是我,许多中国人都喜欢巴黎,因为巴黎名气太大了,在它的美誉太多了,什么文化名城、时尚之都、世界花都、浪漫之都等的。
巴黎也是世界四大城市之一,与纽约、东京、伦敦齐名。当然这个排名是按城市的区域太小和经济实力计算的。我们用另外一个计算的方法,四大城市就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个你也知道了,是按人口计算的:)
要说近年中国人比较牛(当然只是在购买力上),看看在法国过海关就知道了,这里过海关,可不像在其它国家那种,看到中国人许检查半天,像美国海关还要左问右问的,在法国海关,只要看到中国护照,所有的海关关员都是一个动作——盖章通过,尽管排队的人也不少,但中国人过关的速度绝对是最快的。
因此,当我们到达埃菲尔铁塔时,才是早上的8点多。巴黎的早上还是挺冷的,尽管此刻还是秋天,但看到铁塔旁边的温度计只有4度,而且冷风嗖嗖,还好过了一会太阳出来了。
心情还是很兴奋,毕竟我们到了这个世界闻名的巴黎标志性建筑了。几乎每一个都知道埃菲尔铁塔,但它的历史就不一定人人都知道了。
1889年适逢法国大革命100周年纪念,法国政府决定隆重庆祝,在巴黎举行一次规模空前的世界博览会,以展示工业技术和文化方面的成就,并建造一座象征法国革命和巴黎的纪念碑。正好该年世界博览会在巴黎进行,筹委会本来希望建造一所古典式的、有雕像、碑体、园林和庙堂的纪念性群体,但在700多件应征方案里,选中了桥梁工程师埃菲尔(G·Eiffel,1832-1923)的设计:一座象征机器文明、在巴黎任何角落都能望见的巨塔。
但铁塔建好后遭到很多非议,说是一堆烂铁破坏了巴黎的美。如今,这座曾经保持世界最高建筑纪录四十多年的铁塔成为巴黎最重要的标志。
浪漫的巴黎人给铁塔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云中牧女"。

巴黎我来了

倾斜的电梯在铁架之间向上,有些怪怪的感觉

铁塔的“大腿”中密密麻麻的步梯
到了铁塔自然有登塔之念,在塔下看了一下,上塔是需要收费的,有一组倾斜的电梯可以上到第三层的大平台,需要11欧元,还不算贵。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到三层的平台后再坐垂直的电梯上到顶部,不过那就要17欧元。而如果你想爬上去的话,只需要4欧元,可以走近2000个台阶上到第二层。
不过对于巴黎这个几乎没有高层建筑的城市,上到200多米的第三层,已经是很高的高度了,足以拥有好的视角去观赏巴黎。
上到第三层,风真大啊,气温更低了,但眼前的巴黎在初升的阳光下熠熠生辉。玉带般的塞纳河柔柔的铺在了巴黎的中央,形成了左岸和右岸。而巴黎的建筑在塔上看得极其清楚,几乎全部都是不超过五、六层的旧建筑,这些建筠很多都有百年的历史了。
而在塞纳河边上,更是密集地排列了众多世界知名的文化建筑,大多数我们都耳熟能详。

一望无际的巴黎

巴黎的夏乐宫,1937年另一次的世博会建造的,里面包括了三个博物馆。

夏乐宫连接铁塔的大桥横跨塞纳河

美丽的塞纳河穿过巴黎,河中间那个条状的小岛就是天鹅小径。

铁塔下的荣军院和远处的蒙帕纳斯大厦

巴黎足球世界杯决赛场,法国队1998年就是在这块场地夺取了世界杯冠军的。

经过凯旋门

塞纳河边阿尔玛桥出口处,是戴安娜王妃梦断的隧道,现在隧道口矗立着不灭的火炬,是法国人用来纪念戴安娜的。
要感觉塞纳河边闻名的文化建筑,感觉塞纳河边的浪漫气氛,最便捷的选择就是乘坐塞纳河游船了。
塞纳河边众多的文化建筑,非得在河上才能拥有用最宽广的角度去欣赏,而河上数十条姿态各异的桥梁,也是在船上看最合适的。
塞纳河的游船,主要行驶的线路就是在塞纳河(巴黎段)两端各有的两个岛之间,走一个来回,其中一个岛是矗立着自由神像的天鹅小径,另外一个就是巴黎圣母院所在的西岱岛和圣路易斯岛。行程不远,不过这段河道,密密麻麻排列着世界著名的多个文化建筑和桥梁,可谓让人目不暇给。
开始游船的时候,天气还是阴阴的,阳光躲藏了起来,塞纳河缺少了一份明媚的气息,不过那些建筑自身的文化份量补救了这一点。
因为有了众多历史文化建筑,有了左岸、右岸风格的意义,塞纳河就显得更美了。美丽,除了一份天生丽质之外,更多是需要后天的濡养的。想想我们中国,若光说漂流的本身,比塞纳河美丽的漂流可能超过1000条,可就没有一条像塞纳河那样有那么多文化感觉的。

塞纳河边的雕塑

塞纳河上最出名的桥——阿历山大三世桥的雕塑

罗浮宫

波旁宫
罗浮宫

塞纳河上的游船

塞纳河上的游船

塞纳河上花桥旁的游船
到了西岱岛一带,阳光出来了,塞纳河两岸顿时活了起来,厚重深沉的气氛里多了明媚的气息,两岸的秋叶变得金黄,塞纳河的景色也更美了。

西岱岛上的巴黎圣母院

西岱岛上的巴黎圣母院

西岱岛上的巴黎圣母院

西岱岛上的巴黎圣母院

阿尔玛桥

圣路易斯岛

圣路易斯岛

右岸连接对路易斯岛的两座桥——叙里桥和玛丽桥

右岸

骑兵桥和皇家桥,左岸尖顶建筑为奥赛博物馆

右岸小码头秋色

右岸小码头秋色

右岸码头

亚历山大桥全景

亚历山大桥上金色的雕塑

右岸秋色

塞纳河上看铁塔

蕾娜桥洞里的塞纳河

蕾娜桥

亚历山大三世桥上的雕塑

亚历山大三世桥

圣雅克塔

塞纳河的大型游船

塞纳河上的码头

右岸的游艇
在巴黎,登高望远的地方大致有三个,第一个无疑是地标建筑埃菲尔铁塔;第二个也很出名,就是蒙马特高地,巴黎著名的红磨坊也在这里,可惜时间的问题,这次没有能安排去这里;第三个是巴黎的一个怪物,它叫蒙帕纳斯大厦,被誉为巴黎最难看的建筑。
蒙帕纳斯大厦的难看主要是在巴黎协调的老建筑中突然竖起了一座并没有任何特色的高楼,也许这在中国不觉得什么,但在巴黎就很碍眼了。不过它唯一的好处,就是够高,顶层基本上和巴黎铁塔的塔尖平齐,可以四面观看大巴黎。
上到大厦的顶层平台,感觉还是不错的,巴黎之大尽入眼帘。

金顶建筑是荣军院

蒙帕纳斯大厦顶层平台

荣军院

铁塔下的巴黎

巴黎街道
巴黎街道

攻陷巴士底狱纪念碑,
1789年7月14日这一天,法国人民攻陷代表封建帝制的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封建帝制从此土崩瓦解。

攻陷巴士底狱纪念碑
协和广场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北岸,是法国最著名的广场,18世纪由国王路易十五下令营建。建造之初是为了向世人展示他至高无上的皇权,取名"路易十五广场"。大革命时期,它被称为"革命广场",路易十六在这里被推上了断头台,被法国人民当作展示王权毁灭的舞台。1795年改称"协和广场",1840年重新整修,形成了这样的规模。广场呈八角形,中央矗立着埃及方尖碑,是由埃及总督赠送给查理五世的。方尖碑是由整块的粉红色花岗岩雕出来的,上面刻满了埃及象形文字,赞颂埃及法老的丰功伟绩。广场的四周有8座雕像,象征着法国的8大城市。
但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雕像被革命人民推倒,并改建了断头台,易名为"革命广场"。国王路易十六及其王后就是在这里被送上了断头台,其后也亦有数千人在此被处决。有个传说:当年由于这里血腥味道太浓,以至于一群牛从这里经过时都嘎然止步,不欲经过此地而改道绕行了。直到广场被重建,为了纪念战争年代的结束,满足人民祈望和平的愿望,"革命广场"更名为"协和广场"。

协和广场

埃及方尖碑

埃及方尖碑
看凯旋门,逛香丽榭里大道,几乎是每个来巴黎的人的必然选择,我也不能免俗。到了这里才知道,凯旋门的顶部,其实是可以在内侧面的电梯里上去的。
巴黎凯旋门,即雄狮凯旋门,位于法国巴黎的戴高乐广场中央,是拿破仑为纪念1805年打败俄奥联军的胜利,于1806年下令修建而成的。拿破仑被推翻后,凯旋门工程中途辍止。波旁王朝被推翻后又重新复工,到1836年终于全部竣工。
巴黎凯旋门高约50米,宽约45米,厚约22米。四面各有一门,中心拱门宽14.6米。门上有许多精美的雕刻。内壁刻的是曾经跟随拿破仑东征西讨的数百名将军的名字和宣扬拿破仑赫赫战功的上百个胜利战役的浮雕。外墙上刻有取材于1792~1815年间法国战史的巨幅雕像。所有雕像各具特色,同门楣上花饰浮雕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俨然是一件精美动人的艺术品。这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刻在右侧(面向田园大街)石柱上的“1792年志愿军出发远征”,即著名的《马赛曲》的浮雕,是世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的不朽艺术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