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阳朔,应该是我去旅行次数最多的地方,肯定是早超双位数了。而这里,也是中国最早发展旅游的地方(也许没有之一)。以往广东人去旅游,如果是出省的,基本上就是桂林了,而老外到中国旅游,除了北京这个必经之地外,首选的也肯定是桂林。
有了桂林的旅游效应,其它如西安、杭州等旅游城市才逐渐的发展起来。
而阳朔一带,则是因为有了桂林漓江的旅游,慢慢从一个乡镇发展成一个具有强大旅游功能的旅游中心。
题目要说阳朔的城市化,似乎是中国地方旅游的必然产物,中国人太多,来中国的外国人也不少,只要一个地方形成旅游热点,它需要配套的各类旅游设施就得迅速完善,不然根本没法应付游客的需求,中国的旅游游客的群体跟风效应是非常强大的。
旅游相关设施的发展,在中国这种还不懂得如何保护原始环境的地方,农村的边缘化,乡镇的城市化,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而我所说的城市化,基本说来是四个特点。首先是建设的城市化,街道、酒店、食市、商店等城市化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规模越来越大。城市的样子就出来了;二是集中的商业化的形成,由旅游主产业带动的各类配套产业,在短时间内形成规模,地方商业化的迅速开成,而商业化的兴盛也是城市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三是原住居民由于地方产业变化导致的职业变更,从农牧渔变更成为旅游相关产业,这也是在短时间在大规模的显现,从形式到思想,都向着城市化走近;四是外来人口规模化的涌入创业,成为地方经济重要推动力量,同样是城市化的一个标志。
阳朔从三十年前的小乡镇到现在的模样,正是这种城市化的不断体现。
高铁的开通,广州人熟悉的阳朔,突然近了好多好多,我也是趁着这阵东风,开始我的周末模式旅行。这次和同学一道到阳朔,也想再走走漓江徒步,当然只是精华段。
骑车几乎是阳朔的必然项目,尤以十里画廊人最多,路上成群结队的不在少数。遇龙河、月亮山、大榕树一线,山水竞秀,峰林奇美。而月亮山之独特,也甚是迷人。
不同于以往的是,十里画廊、遇龙河等自行车线路,现在基本都是水泥路了,不像初期那样的田间穿越,也有一些野趣,但近来路边不少地块被承包做了各种花田、果田,也成为了另一种旅游资源,同时也是增加旅游收入的途径,虽然这类个性化的经营多是想赚快钱的商业化行为,但总比矗立一些水泥森林要顺眼和舒服一点。
继续骑观月路,爬月亮山,建筑多了,山青水秀的景致就减弱了,田野风光有了一些不协调的多余画面。
阳朔县城,从原来只有两条马路扩充为成片的居住和商业区,而西街,则从原来只有几个阿姨卖米粉的小街道,发展成上过万的客栈和商铺的大型旅客聚集地,里面各类旅游相关产业应有尽有,很难说这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破坏,总之有消费的需要,有赚钱的可能,在中国都有无数人去争着做,这是市场决定的,我们现在还没有达到较高水平旅游发展规划,一切均以眼前利益为主体。
周六早上,我们坐班车到达杨堤码头,这是漓江徒步精华段的起点,终点要走到兴坪去。下车的时候,已经发现杨堤拥挤的人群,是前所未有的。
走进码头,才发现了一个令人气愤的现实,原来这里已经断绝了游客徒步所有方式。
从十多年前开始漓江徒步,不下十多次,感觉每一次的难度都在上升,这个难度不是说徒步的线路和体力上的难度,而是路上人为设置的障碍不断增加。
最开始时是很自由的,你爱怎样走就怎样走,到了过渡的渡口就有村民的竹排摆渡,后来精华段开始不让私人的竹排过渡营业,那就坐公家的渡船,也没问题。再后来,精华段这里要收16元的门票,但提供三次过渡的船票,虽比以往过渡费要贵了,但还是可以接受的范围。
今天我悲催的发现,杨堤码头这里,已经被竹排旅游公司全部占据,不再有私人的竹排,这从安全上说没有问题。但竹排公司没有过渡的竹排,只有统一的118元到九马画山的旅游竹排。而在杨堤码头本来的过渡船,竟然不让游客上船,并声称过渡费一个要200元,就是要逼你去坐竹排。竹排公司的售票处倒是像个政府机构,但也声称这里没有过渡的船。而当人的一些过渡的居民,对于游客的询问,也是欲言又止。而竹排的票却是由一些中年妇女满大街的在推销。看来这是竹排公司联合当地的渡船公司,以及当地人的垄断行径。
虽然我想了许多办法,都没法坐上过渡的船,而到了杨堤不能过渡徒步,再坐车回去也就太折腾了,所以大部分游客只能选择坐竹排公司的竹排到九马画山了。
说实话,竹排的价格也并不算太贵,而且政府统一搞的话安全性更高,现在的竹排都是只有竹排的样子,其实是机动的小艇了。就算没有强制性的和垄断的行为,选择坐竹排的人还是会不少的。
但阳朔旅游当局就是无视这样变态的垄断行为,让竹排公司恶意垄断,渡船公司也为虎作伥,当地百姓欺骗游客,一个发展得那么早的旅游城市,做出这样的事情,可以说是无耻的。
在如今社会提倡全民健身,鼓励健康的徒步运动,政府也兴建绿道让人民骑车、徒步的大环境下,阳朔旅游部门如此反社会的行径,绝对是自毁前程的。
当然作为游客的一员,面对这种情况,当你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只能改变心态了,绝不能让愤怒冲走了快乐的行程。因此我们也尽快买了竹排票,已经是最后几张了,再不买就要到下午了,而大批的游客还在排着长队等竹排(看来竹排公司虽然垄断了竹排游漓江的项目,但还是满足不了游客的需要,既然如此,你还不放旅客坐游船过江,减少游客的拥挤,真是愚蠢之极)。
大部分的游客是不知情的,他们都在傻傻的等着竹排,而上午的票已经不买了,竹排也没有几张了,这时才早上10点多,竹排公司说要12点后才有排了,大多数旅客要等很长时间。看到这状况,无奈我也得使出插队招数了,不到五分数,我们11人全部上了竹排,对不起了,还在排队的兄弟姐妹,我真的不想的。
精华段的风光自然是秀美的,这无庸置疑,而我近年大多数都是在江边穿越精华段,在船上穿行是十多年没有过的事了,也享受一个不费劲的漓江穿越吧。
而漓江风景中最有名气的九马画山,在江上看起来似乎没有在陆上看那么容易看清马的形状的数量,所以好多人数来数去,也就是五匹,在陆上还是比较容易数到七匹的。也不知道是我老花了,还是近年这个画山的色彩发生了变化,反正感觉现在是难数了。
阳朔的早晨,阳光洒满了屋顶,若是秋冬时节,这定会感到舒服,而在夏日,要看晨景,则要更早出门,沿江而行,奔流的河水,劳作的人们,都是风景。
来了阳朔那么多次,都没有去过徐悲鸿的故居,还有孙中山下榻处,这次也去拜谒了,感觉这些地方也是应该去去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