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六)

(2014-07-18 08:58:55)
标签:

满洲里

扎赉诺尔

呼伦贝尔草原

界河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六)

DAY5:

黑山头——扎赉诺尔——满洲里(套娃广场、五代国门、中俄风情街等)

 

      今天的路不算远,主要还是沿着国境线前进,额尔古纳河仍然会是国境,不过我们的道路不像昨天那样紧贴着界河,而是偏离着一段距离,我们与界河中间多了些湖泊、湿地、草原等的。

 

      今天的路上晴晴雨雨的,似乎我们一路上在和雨云捉迷藏,而雨后的草原更加清新,气温降了下来,也让我们感觉舒适。

 

      虽然一路阳光不足,但路上风景仍然不错。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六)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六)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六)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六)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六)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六)

      在到达满洲里之前,经过一个叫做扎赉诺尔的新城区,阳光白云回来了,新城区在阳光白云展现五彩的亮丽,在茫茫的草原上突然出现这样一座城市,真的让人误以为是海市蜃楼。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六)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六)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六)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六)

      一会,满洲里到了,因为一路上我说了我已经32年没有到过满洲里了,这次行程主要是因为会来满洲里,所以我才加入的。师傅也很在意我的话,说你32年没来,先带你去一个制高点看看满洲里的全貌。因此我们驱车上了一个山坡,上面有一个教堂,我们并没有进教堂,而是在这个制高点俯视满洲里。

 

      天啊,现在的满洲里高楼林立,建筑多姿多采,城建规模很有规划,整体大方、整洁、洋气,当年的边境小镇的感觉早就灰飞烟灭了。也难怪,这里是中国陆路连通俄罗斯和欧洲大陆的出口,它配得起这样的规模。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六)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六)

      面对满洲里,难免有些感慨,32年前,十多岁的我肩负着国家和企业和重任,第一次来到这里,十五天的火车押运旅途,那份难得的战胜困难的经历,是我一生的财富。32年过去,人是物非,已经无法找到昔日的踪迹,满洲里的一切(包括国门)都已经成为了温暖的回忆。

 

      到了中俄边境,国门是肯定要去的,再加上我这个32年前来过国门的人。现在的国门,已经建到了第五代(我当年来的时候是第三代),开始我还以为五代国门都还在的,但到了才知道,其实以往的国门都拆除了,只有现在的第五代国门,其余四代都只有个模型了,现在更是修建了国门公园,门票从攻略上说的60升到了80,还真是贵。

 

      可以看的东西不太多,门口附近有一架飞机和一部火车头,倒是值得一看的,也可以拍拍照,都是有年代的东西了,然后坐电瓶车(费用包在门票里了)到第五国门前,俄罗斯的国门也就在对面几十米远的地方,不过相比于中国有气派的国门,俄罗斯的国门就简陋多了。

 

      第五代国门是一座桥梁般结构的楼,“桥洞”自然就是国门,可以通火车,两个“桥墩”是两面的楼梯间和一些展览室,而“桥面”就是一个观景台和大型的展览室,展览室里满洲里的发展历史回顾以及满洲里城区改造的展览。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城区的改造展览,现在满洲里的七道街、五道街、三道街,可以说都是西洋建筑风情街,它们很多都不是新建的,而是在原有建筑的基础是改造的,有改成意大利风格的、法国风格的、歌特式风格的,整条街统一改造,形成了很美观的效果。

 

      且不说这种改造是否有崇洋媚外之嫌,不过作为一个边境小城也是可以理解,我主要是感叹它们的改造方案的统一实施很有效,出来的效果让人赞叹。

 

      第五代国门下来就是国门广场,前四代国门的模型都放在这里了,但模型做得很小,就一个半人高,而且做得很不精致,显得寒酸。我当年经过的第三代国门上写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当时提出这口号的人大概没想到,自己尸骨未寒,后代们全都是有“产”阶级了。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六)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六)
“五代同堂”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六)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六)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六)


      基本上到满洲里的人都会去套娃广场的,似乎这也是满洲里的城市象征,我也是有一些期望地去了这里,但感觉还是挺一般的,那些套娃都太不精致了,也没有什么特色,感觉有些旅游品市场的货色。而旁边的一座玩具般的建筑物是座博物馆,据说也是不错的,不过时间不够没有进去。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六)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六)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六)

 

      而满洲里的夜却是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的,整齐、协调、明媚,装饰灯光照出了西洋建筑的轮廓,将本已漂亮的建筑映衬得更多鲜明、悦目,我拍了不少相片,随便上两三张,我们大概很难感觉到这是一个偏远的边境小城。

 

      只是这里的人气还是少了一些,毕竟地处偏远,内地人过来旅游,交通费是一大障碍。如果将呼伦贝尔草原的旅游做得更好,阿尔山的宣传展示得更美,多一些特色旅游项目,像满洲里前些年的口号一样:满洲里,满足你!相信满洲里的发展也会像飞机一样高速向前、不断上升!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六)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六)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六)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