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四)

(2014-07-15 15:48:49)
标签:

室韦

临江

界河

哨楼

额尔古纳河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四)
额尔古纳界河


DAY3:恩和——哈乌尔河——室韦——临江

 

       今天的路是比较短的,大概就150公里左右,主要是留出时间让大家在临江玩。早天在客栈吃了俄式的早餐,牛奶、面包、小菜、鸡旦、蓝莓酱是标配,而蓝莓是这边的特产,因此蓝莓酱也作为最主要的果酱。这里的蓝莓酱味道非常好,酸甜适度。由于富含花青素等营养物质,蓝莓也有明目、抗衰老、抗癌等药用价值。

 

       晚上下了一场雨,空气很清新,早餐后我们逛了一下昨晚没来得及看的恩和镇,主要的街道里俄罗斯民居客栈很多,绝大多数都是木刻楞形式的房子,客厅有一半沉在地下,更利于冬天的保暖。

 

      木围栏、木房子,盆栽的花草长势很好,很有异国乡村小客栈的味道,如果周边环境再搞得整洁一些,相信会更美。

 

      出了恩和不久,路上几乎都是白桦林,不过树木还不是很大,这边正在抗路,相信不久旅游团就会疯狂而至。

 

      哈乌尔河就在离恩和不远的地方,这是另一处的曲水,其实我们后来发现,在呼伦贝尔草原,几乎所有河流都是以曲水的姿态呈现的。这里是一个新建的景区,需要30元门票,进去后通过一大片白桦林,然后通过木栈道登上一座小山,哈乌尔河曲水就展现在你的眼前。

 

       这里的哈乌尔河只是一条很小的河流,好多地方宽度只有几米,但它的曲折缠绕的形状比莫日格勒河更甚,可惜这座山头的位置并不算太好,比较难拍出这条河的美态,倒是一路上有野花灿烂,人见人爱。

 

       其中黄花菜也点缀其中,六月中旬正是黄花菜的收成季节,因为长得极其像百合花,所以我一开始认为是野百合,闹了个笑话。后来才知道,黄花菜是萱草科的,百合花则是百合科的。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四)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四)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四)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四)

      离开哈乌尔河,中午就到达室韦了。严格来说室韦是一个很有历史意义的地方,是蒙古族的发祥地。

 

    室韦虽然是俄罗斯族民族乡,更是蒙古民族的发祥地,“蒙兀室韦”、“天骄故里”指的就是这里,800年前成吉思汗就是从这里开始征服世界的。也许您会问:为什么现在没有蒙古人呢?事实上成吉思汗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额尔古纳河流域度过的。随着时光的流逝,蒙古大军逐渐壮大,并不断扩张领地,蒙古人开始南下和西征,渐渐走出了额尔古纳河流域。但是室韦作为蒙古民族的发祥地却是不争的事实。

 

     现在的室韦,一方面有着面对额尔古纳界河,对面就是俄罗斯的小镇,有着友谊桥、室韦口岸等值得一看的地方,另一方面又在大兴土木,在镇上疯狂修建客栈和饭店,整个镇都已经很商业化。以往许多人的行程是住在这里,但近几年,大多数自游行者都把落脚点放在了临江,而把室韦淘汰给旅行团了。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四)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四)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四)
   

       我们先在室韦的额尔古纳界河边上走了一段,风景还是很美的,河中有一些小洲,马群、牛群在悠然的吃草,中间一道铁丝网,这就是真正的边界了,俄罗斯的小镇相距只有几百米,俄罗斯那边的建筑和中国这边相比,还是比较老旧,现代感不强。河边有不少租马游边界的,也有不少人骑,不过我们早就在攻略上看到,这里骑马相对较贵,到了临江,就便宜很多,只需50元/小时。

 

      室韦这里还有一条友谊桥,以往可以过境俄罗斯,现在都只是作为景点了,还要收费,我们就不去了。而真正的过境现在都在室韦口岸那边了。

 

      本来还想在室韦吃个午饭,但师傅劝我们还是到了临江再吃,因为室韦吃饭相对较贵,商业化之后大致都会如此。

 

       另外室韦到临江只有11公里的距离,一会就到了,所以我们并不着急吃饭的事。而一些攻略上说的室韦到临江的徒步线路就是这一段了。由于中午太阳很猛,我们也打消了徒步到临江的想法。

 

       事实上,这一段作为徒步线路是很不错的,一路上风景很不错,离开室韦后先上一个山坡,山坡上有中国的哨楼和部队的驻扎地。

 

      然后有一段五六公里的白桦林土路,感觉不错,也不容易晒到。再过去就是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地和野草地,在油菜花开的季节会很漂亮,而我们这个时间油菜花只有一点儿的黄,更多的是野花。

 

       最后一段是到了额尔古纳河边,这一段是相对宽阔的河道,河水也很急,而我们在《舌尖2》看到的华子鱼就是在这里生长的,还有这里的冷水鲶鱼,也是相当多的,一会我们就要尝一下了。而这一段河边的土路也仅有2公路左右。

 

      临江到了,一个不大的村子,靠江这边建了一些客栈,我们很快住下,阳台只国界只有50米左右。

 

      迅速解决肚子问题,问客栈老板,有没有华子鱼啊?老板说,有!一看竟然有一大盆,老板说这些都是早上在河里抓的,因为界河不允许打鱼,所以鱼非常多,而边界的居民自然有办法,在天未亮没人巡逻的时候,到界河里偷偷打上一些,边防军也不会认真去管。

 

      华子鱼还是相当鲜美的,不过华子鱼是比较小的鱼类,骨剌比较多,感觉油炸是比较好的吃法,不过因为《舌尖2)介绍的是炖华子鱼,所以我们也是点了炖的做法,油炸嘛,可以下次再尝。

 

      临江村的两头,分别有两座山,西山和南山,都是看日落的好地方,我们骑马上了西山,因为刚下过一场雨,山上花草鲜美,待我们骑马到了将近山顶的山坡时,一片无与伦比的野花地像把人带进了仙境,那些在碗口大的野芍药,粉红嫩白,雨露相伴,分外娇美;黄花菜的那种鹅黄,在绿草之中特别的显眼;其它不知名的野花也争奇斗丽。

 

      马夫摘了几把野花,分送给马上的我们,大家好开心。到了山顶,下马休息,这里有一个废弃了的碉堡,攻略上说拍照的好地方,然后再过去一点就是中国的112号界碑。

 

      西山,真是一个观景的好地方,视野无比开阔,脚下就额尔古纳河的大转弯,对岸就是俄罗斯的土地,他们的哨楼清晰可见,不过有军车在哨楼间联络。在这样一片和谐美丽的地方,有时真的很难想象它们属于两个国家,中间有一道无形的巨大界线。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四)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四)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四)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四)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四)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四)

        在西山看完了美丽的风景,骑马下山,本该这里是看日落最好的地方,但这个时间还不到时候。

 

       傍晚,我们再上南山等待日落。南山基本上就是一个大草坡,草坡上和西山一样,有无数的野花,以野芍药为主。山坡顶上有一间未建好的木屋,只有墙壁没有房顶,但看起来仍然挺有味道。

 

      对岸的俄罗斯的山上还是晴朗的,但中国这边乌云已起,而且乌云的速度比落日的速度要快,是否能看到落日还真很难说。在山头上还有一个高高的岗楼,我们没敢上去,以为是边防的哨楼,后来听师傅说这只是一个防火观察楼,可惜了,要上去的话能看到更远的地方。

 

      太阳已经开始展现落日的金色,临江村沐浴在一片金晖之中,但天空的乌云也继续掩盖临江村,形成了半天落日半天乌云的壮丽景象。由于空气清新,下雨后清晰度高,乌云的层次也看得很清楚,所以这景有些气势磅礴之感,不是亲临其境都会觉得这拍出来的图片很假。可这个世界,许多虚假的东西看起来都很真实,而看起来挺假的说不定才是真实的。

 

      我们始终没有等到落日,乌云和阵雨抢先占领了南山,我们在无顶的木屋中却意外的没有被淋雨,因为风很大,雨都是斜着打下来的,我们利用了木屋的一面竖起来的木墙,就挡着了雨。

 

      雨后在野花开满的山坡下山,那份诗意,像梦幻一样。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四)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四)

一路向北——呼伦贝尔草原环线(四)

         回到客栈,发现没电了,在餐厅里吃了一个烛光晚餐,店里提供的还是红烛:)晚餐吃的是额尔古纳冷水鲶鱼,俄罗斯酸黄瓜妙肉,山上的野菜,还是当地的主食烤饼,这几样都太美味了。

 

        虽然还是六月,但晚上的临江的风依然清冷,小伙伴们连冲锋衣和抓绒都穿上了。过了一会,天色全黑了,边境一片宁静,一夕无话,早早沉睡。

 

        但愿边境之宁静永如是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