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2012-12-07 21:39:51)
标签:

怒江大峡谷

杂谈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在福贡县城我们天没亮就起来了,夜里下了雨,早上的风很寒凉。在一家早餐店了吃到了很好吃的油条与豆浆,在那么边远的一个小县城的小档口里,人家每天用来炸油条的油都是用新的,油条自然就很香了,在我们的大城市大数油条却是反复用的,因此平时我们还真的吃不到。另外这里的豆浆也非常香浓,一对四川来的小夫妻经营着小店,他们小孩很早也要去上学,也在店里吃早餐,那情景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

 

    驱车继续穿越峡谷,晨光熹微,雨后的峡谷异常清新。出县城不远,一条吊桥架到对岸一块巨石上,巨石上也建有一个小村,小村里熟透的柿子挂满树梢,景色很美。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再沿峡谷向前,路上不少危险的路段都在修路,我不断的提醒司机注意驾驶。两小时后,石月亮到了,石月亮是怒江大峡谷中一个有名的风景。在峡谷顶端的高山上,风化的岩石自然形成了一个大洞,可以清楚看到背后的天空,形状如圆月,因此叫石月亮。这个圆洞远看起来没有多大,其实比我们在阳朔看的月亮山的洞大好多,它高达100多米,宽45米,这样的洞,小型飞机都能轻松穿越。

 

    这里的峡谷已经很深,达到近2000米的深度了,峡谷也显得雄伟。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在怒江大峡谷里除了六库附近的通往片马的公路是可以连接缅甸外,还有两条跨越高黎贡山的公路是是可以到达缅甸的,而从缅甸运过来的大树在怒江峡谷里到处可见,在这里作简单的加工后运往内地。在国内的木材被严重砍伐的今天,从东南亚进口也不失是好办法,但看到这些已经长了几上的大树被砍伐,真是有些心痛,尽管那不是在我们自己国家里砍伐的。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中午,我们到达贡山县城,虽然以前没有来过这里,但这个名字我太熟悉了,在我热衷于徒步探险的时候,我研究过好多次怒江大峡谷里的徒步探险线路,如独龙峡谷,如丙中洛,而这些线路都是需要从贡山作为中转点转车前往的。

 

    而贡山这里的怒江大峡谷,视野开始开阔,雪山已经可见,贡山县城就在峡谷的半山上。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我们在贡山吃过午饭,继续前进,这里离丙中洛只有四十多公里了。  

   丙中洛对我的吸引的极大的,因为这里是我心中认为最接近香格里秘境的地方。

 

   二十多年前我就看过了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写的《消失的地平线》(英文名:Lost Horizon),我相信每个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有一点香格里拉情结的。而这部被认为是西方人的《桃花源记》的小说,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上世纪30年代初,南亚次大陆某国巴司库(作者虚构的某国城市名字)发生暴乱。英国领事馆领事康威(Conway)、副领事马林逊、美国人巴纳德和传教士布琳克洛小姐于5月20日乘坐一架小型飞机撤离巴司库,欲飞往巴基斯但的白夏瓦。飞行途中,他们发现飞机离开了原定航线,沿着喜马拉雅山脉由西向东偏北方向飞行;飞行员也不是平时的费纳,而是个带武器的陌生人。飞机被劫持了,他们手无寸铁,对此无可奈何。


  一夜,飞机降落在一座狭长的山谷口,飞行员不知何故濒于死亡,四乘客安然无恙。第二天清晨,飞行员在临死前断断续续地说,这里是中国藏区,附近有一座叫香格里拉(Shangri一la)的喇嘛寺,他们只有到那里才能找到食宿。当他们正准备向香格里拉走去时,一位由十几个藏民簇拥着能讲一口纯正英语的张姓汉族老人出现了。老人告诉他们,这里叫蓝月山谷,是进香格里拉的唯一通道。山谷前端的那座形如金字塔高耸人云的雪山叫卡拉卡尔,海拔28000 英尺以上。张带着他们爬山攀岩,几乎走了一天,最后穿过一片云雾缭绕的林海,终于到达一座喇嘛寺——香格里拉的中心。喇嘛寺领导着整个山谷,形成香格里拉社会。 香格里拉居住着以藏民族为主的数千居民,居民的信仰和习俗不相同,有儒、道、佛等教派,但彼此团结友爱,幸福安康。在香格里拉的所有领域,在处理各教教派、各民族、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都守着“适度”的美德。认为人的行为有过度、不及和适度三种状态,过度和不及是罪恶的根源,只有适度是完美的。这使得香格里拉社会祥和安宁。


  香格里拉有许多神秘、奇妙的事情。最令人惊奇的是,这里的山民都十分长寿,许多超过了百岁并显得年轻。长期修持藏传密宗瑜伽的最高喇嘛有250多岁,理政香格里拉已100 多年。然而,香格里拉的居民如果离开了山谷,便会失去他们的年轻。


  在香格里拉,康威和张以及最高喇嘛进行多次交谈,探讨了一系列宗教、哲学问题。康威是一个“精神和肉体”两方面均十分优秀的年轻人。通过交谈,他已和最高喇嘛建立了某种程度的“心灵感应”,而最高喇嘛也有意选康威做他的继承人——事实上,这也正是他们的飞机降落在香格里拉的真 正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和观察,他们四人均认为香格里拉是他们所见过的最幸福的社会。康威迷恋香格里拉的优美恬静,巴纳德舍不下香格里拉丰富的金矿,布琳克洛小姐则准备在香格里拉传播她所信仰的宗教教义,他们都不愿离开香格里拉。只有马林逊总想回到英国,但路途遥远,又不能孤身一 人回去。马林逊终于抓住了最高喇嘛辞世。马帮脚夫送货到香格里拉的机会,请求康威作伴离开香格里拉,而康威因为香格里拉喇嘛寺里另一位神秘的满清皇族小姐洛森的原因,同意跟 他们一起离开。康威再次出现时,是在重庆的教会医院,他已丧失记忆,马林逊不知所踪,而在香格里拉看上去只有18岁的洛森,成了医生眼中“见过的最老的女人”,她在把康威送进教会医院后,也很快死去。在坐船回英国途中,康威在听肖邦的钢琴演奏曲时恢复了记忆。这时,他的脸上流露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悲哀。一种“宇宙的,遥远而非个人的悲哀。当天夜里,他便独自一人悄然离去,不知去向。


  小说描绘了一个隐藏在中国西南部的净土乐园--充满祥和、宁静、永恒和神秘色彩的藏族生息之地。小说中,作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王国。在那里,三条河流交汇在一起,群山高耸入云,山顶白雪皑皑,脚下深草成茵,覆盖大地。


  作者把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经济大萧条、全球探险热等融入书中的人物中。反映当时人们就是努力追求自己心中的香格里拉。这部小说惊险、刺激、离奇、富于戏剧性。更难得的是,阅读这部小说将是一次身体、心智和灵魂的体验。

  而后来西方人在中国境内寻找香格里拉的经历,更是精彩,他们发现了许多具有香格里拉特点的地方,稻城、丽江、中甸、丙中洛、西藏等,这些地方都可能是香格里拉的所在。但根据小说中描述三条河流交汇、蓝月山谷、脚下的草甸、寺庙等特点,西方人觉得丙中洛是最具有这些特点的。

 

    虽然最后中甸聪明的率先抢注了“香格里拉”这个地名,但对于真正的香格里拉,从来就还是另一各说法的。自然寻找香格里拉的热潮已经结束,人们心中的香格里拉,已经是自然、纯美境地的代名词了。

 

    丙中洛是需要购门票的,100元似乎挺贵,但如果你想到这里是方圆上百公里的一个大的区域,是真正的香格里拉,你就会觉得便宜了。

 

    从贡山进入丙中洛的峡谷地势开始发生变化,起伏曲折增多,而由于峡谷的海拔也在不断升高的缘故,这里峡谷的植物已经呈现一片秋色,红黄叶点缀山野,峡谷的颜色开始多彩。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越往深处峡谷越美,但危险性也越大,怒江大峡谷是世界泥石流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去年在福贡县才发生过泥石流半夜突然袭击,一个村寨全军覆没的惨剧。而在路上,我们也看到一处泥石流发生不久的地方,整个村寨冲成了两半,公路桥被冲毁,是否有人伤亡不得而知。

 

    我在泥石流上竖了一个石塔以示纪念,而几个孩子在临时建的布房子里打着台球,他们似乎对这一切已经处之泰然。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下午三点多,终于到达了怒江第一湾,我从攻略上看到这里最好的观景时间是十一点左右。果然,下午的阳光被山体遮掉了一半,雄伟的怒江第一湾变成了阴阳脸。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丙中洛终于到了,不过太阳准备隐入山谷,只有桃花岛还有一缕斜阳。仔细看着这山谷的形状,真的是360环形的,丙中洛就在这环形的山谷里面,非常神奇,而四面的高山上都有雪山簇拥,虽然大部分农田已经收割,但仍然呈现一片金黄。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穿越怒江大峡谷——奔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在丙中洛半山的小镇住下,我们准备徒步到桃花岛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