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雨啊,请到天竺来吧——北印度游记(十二)

(2010-06-02 08:27:43)
标签:

神庙

乌代布尔

水车

长城

印度

雨啊,请到天竺来吧——北印度游记(十二)

 

十二、顺路的一日游

 

采着花瓣时,就得不到花的美丽。

————泰戈尔《吉檀迦利》

 

    在我们这行程计划中,本来是从白城乌代布尔坐汽车到300多公里外的蓝城焦特布尔的,车程七小时左右,这时比较无聊的。在看别人的游记中,我们偶尔看到有人是包车的,中途还有两个不错的地方,就是贡伯尔加尔的“印度长城”以及热那克普的千柱庙。反正都是花大半天的时间坐车,我们想干脆也包车顺便去去这两个地方。

 

    梦中天堂老板给出的包车价2700RB,街上有些做游客生意的公司甚至开到3000多,我们看到别人的游记也差不多是2700左右的价钱,也就接受了我们客栈老板的价,这对于印度来说当然是很不错的价钱了,而对于我们来说,包一天的车,不用出油费及司机吃住等的,也就400人民币,也是可以接受的价钱。

 

    司机很早主在客栈楼下等我们了,我们吃完早餐后便出发,这辆小车还是挺不错的,有空调,坐在舒服的环境里看外面干热无比的世界,心里有种满足感。司机还算健谈,一路上为我们介绍,把导游也兼了。听到我们是中国来的时候,一个劲说中国太厉害了,说现在印度人用的手机、相机、手表什么的都是中国造的,说得我们虚荣心都涌了上来。

 

    从乌代布尔到焦特布尔这一段,地貌开始发生变化,有我们中国西北的感觉,非常干躁,而缺水情况更加严重,我们一路上看到不少农村的妇女和孩子都头顶着水罐去野外打水,也有一些通过牛担的水车打水,和中国的水车相反,中国的水车是用水的动能带动水车产生机械能驱动设备,而这里则是用牛的动能带动水车产生机械能把水从井里打上来。其实我们也看过印度许多地方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有很大一部分的水都是黄黄的,并不能直接喝,而在城市里则有一些能够直接喝的井水用水罐装起来出售,印度的水真是很珍贵的。新闻中所说的因为天气太热致死的人,相信也是因为缺水而死的。

 

车程大概100公里左右,我们到达了贡伯尔加尔,这里原来几乎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而这里富有骑士色彩并高达1100米的古堡,还有那绵延36公里的厚厚的城墙,成为了印度极具特色的地方,被中国游客称之为“印度长城”。

 

我们这两位来自于长城故乡的人,看到这样的建筑多多少少会有些亲切感,我们从山下一直向最高处攀登,感觉有点像爬八达岭长城,但细看它的结构,还是一中国的长城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中国的长城可以称之为城墙式的长城,而这里的长城应该我把它称为城堡式的长城。它们的城墙基本都是有一个很厚实的圆形基座,然后上面是一个堡垒式的建筑物,然后再一个一个的连接起来,这里还是没有脱离印度传统的城堡式的建筑风格。

 

而在它的山上,这个“长城”的建筑则比我们中国的长城要复杂和好用得多,因为它上面就有宫殿,人可以坐在上面,这比我们的长城驻扎的兵马通常只是在长城下某个关口,必要时才上长城要方便得多。

 

在这个“长城”宫殿的最高点,我们看到了“长城”保护的范围内昔日的好多建筑,有清真寺有佛塔有民居,有一座竟然好像奥林匹亚运动场遗址。

 

天气酷热,时间也有限,我们“冲顶”下来再走了另外的一小段,就结束这里的游览了,本来我们想去LP介绍的一家餐厅去吃自助餐,但司机说现在是淡季,很少游客到这边来,好多餐厅都停业了,尽管也知道他说的不一定是真话,但我们还是给了他个面子,让他带我们去他相熟的一个路边的餐厅增吃中午饭,价钱贵也就必然的了,好在还不算离谱。

 

这一段路上我们经过了一些动物的保护区,路上都有很明显的标志,有些还有老虎和豹子的标志,我感觉作为野生动物在印度要比在中国的待遇要好很多,在印度得益于宗教对杀生的禁忌和素食者占大多数的原因,而在中国的现代社会,基本属于无宗教无禁忌无信仰的三无社会,我想全世界的动物最怕的就是中国人。

 

我们下一个点比较特别,是热那克普的四面神庙。这个神庙是耆那教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神庙,你看到这座神庙时,无论如何你猜不到它已经建成了近600年,因为它保存得太好了。这里有29座结构复杂的奶白色大理石建筑,其中竖着的大理石支柱竟然有1444根,而且没有任何两根是相同的,因此也有游客叫它千柱庙。庙内的布满了精美的雕刻,而且几乎没有任何破损,而他的佛像非常多,同样没有受到破坏的迹象。庙内浅色的内饰给人安宁自然的感觉,非常舒服。

 

 耆那教是印度一个很特别的教派,它和佛教一样,都继承了印度教的一些观念,可是佛教在印度基本灭绝,而耆那教却存活了下来,发展到现在有二千多万教徒。印度教也不杀生,也吃素,但耆那教把这个观念发展到极致。有些人戴着面罩是因为人体的吹气有可能伤害空气中的微小生物,大多数人连鸡蛋都不会吃。他们更是反对一切暴力,以及缺乏人性和人道的种姓制度。

 

只是神庙最中心的区域是不让非耆那教徒进入的,也不能拍摄,让我们有点儿不爽,但人家也不收门票,绝对有权这样做。况且我们这些“不是吃素”的人,也容易沾污了的佛像,影响了人家的气场。

 

我们看到了专门守护神庙的人,他们都很认真,不像是对待一般旅游景点的态度。我想它能够如此完整的保存到今天,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地处偏远的地方,外教人的比较难到这里来;二是一直是耆那教的神庙,几百年来一直是供奉的要地,有专人守护,管理严格。毋庸致疑,千柱庙是个值得一看的地方。

 

我们走马观花般的在这两个地方稍作停留,最多也只是管中窥豹,可以说是没了解就要离开,可这就是一天游的特色。

 

我们的车继续向焦特布尔前进,感觉空气的湿度也越来越低了,植物也越来越少了,许多地方都出现了类似戈壁的地貌。在其中的一段路上,我们甚至见到了两只野骆驼在吃树叶,它们比常见的骆驼瘦小很多,全身纯色的棕黑,非常漂亮,可惜我们车速过快,没有来得及拍下来。

 

下午,我们终于到达焦特布尔,我们此时似乎已经置身于沙漠的中心,灼人的热像潮浪一样向我们袭来。

 

 

雨啊,请到天竺来吧——北印度游记(十二)
乡村以牛拉车取水
雨啊,请到天竺来吧——北印度游记(十二)
路上的客车
雨啊,请到天竺来吧——北印度游记(十二)
印度长城
雨啊,请到天竺来吧——北印度游记(十二)
古堡式的城墙
雨啊,请到天竺来吧——北印度游记(十二)
长城上的宫殿
雨啊,请到天竺来吧——北印度游记(十二)
这长城也有些蜿蜒的味道
雨啊,请到天竺来吧——北印度游记(十二)
印度长城
雨啊,请到天竺来吧——北印度游记(十二)

雨啊,请到天竺来吧——北印度游记(十二)
路上的猿猴

雨啊,请到天竺来吧——北印度游记(十二)
千柱庙
雨啊,请到天竺来吧——北印度游记(十二)
除了性爱的雕塑外,这一个雕塑还有生育的内容。
雨啊,请到天竺来吧——北印度游记(十二)
千柱庙的内部
雨啊,请到天竺来吧——北印度游记(十二)
千柱庙
雨啊,请到天竺来吧——北印度游记(十二)
千柱庙
雨啊,请到天竺来吧——北印度游记(十二)
千柱庙
雨啊,请到天竺来吧——北印度游记(十二)
千柱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