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发改委的“避免集中提价”通知
(2009-08-28 16:44:07)
标签:
发改委集中提价物价杂谈 |
分类: 新闻和随想 |
针对7月份以来,老百姓生活必需品象猪肉、鸡蛋、粳米、液化石油气、奶粉等价格出现了上涨,自来水、部分景区的门票等受政府管制的价格也出现了上涨,国家发改委8月27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加强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监管,稳定重要商品价格,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要。《通知》特别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审慎出台调价方案,避免出现集中提价、提价幅度过大,增加群众负担的现象。
看到这条消息,令人如刺梗喉。抛开上半年发改委一再不肯承认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如今又突然如临大敌,有戏谑之嫌不说,单就“避免出现集中提价”的提法,真让人膛目结舌:发改委到底是发改委,真敢直言不晦、处心积虑地用词啊!
我们从逻辑角度解读一下这“避免集中提价”:
1、避免集中提价,意即:提价要分散,汽油、自来水、景区门票、农副产品等等,你们要提价事先要排好队,一个一个地来,否则集中提价,就“增加群众负担”了。有人说过,中国每一轮涨价都从油价开始,到方便面结束,为什么?这就是“排队效应”,在挤队上,方便面一直很吃亏,似乎它一出现队伍就乱了套了,看来发改委内部真讲究这“排队效益”。
2、避免集中提价,意即:过去涨价不集中,现在好象自来水、鸡蛋一涨价就集中了,不管不行了。事实上,七月份以来“涨”声一片就在自来水和鸡蛋上,而房价、油价、药价等等一直都在涨,按发改委对“集中提价”的定义,涨了一年半载、十年八年的那应该叫“普遍提价”,不算“集中提价”。看来,我们还真不了解“增加群众负担”的因素到底是鸡蛋之类,还是房价之类。
3、避免集中提价,关键是在这“集中”二字上,发改委的文件特别提到了“在国庆节前要加强公园门票和参观景点价格监管,不得在国庆节前集中上调景区门票价格”。这就意味着:“集中”是相对于国庆节而言的,意即:国庆节前请大家高抬贵手,别再“提”价格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