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热踪评论 |
元月29日在宁参加省人大、政协会议的一位政协委员,受南京的一家报社邀请走进了南京地铁二号线的施工现场“参观”,报社撰稿说:“请”政协委员来施工工地,听取年底地铁民工一家的心声,十分有意义。笔者认为:让代表人民的委员们到施工场地,看民工的苦与乐,这本身的确有意义的事,这位委员看了南京地铁二号线的罗廊巷施工工地,“发现施工单位为民工夫妻建设了夫妻房”,这是一件十分值得推广的做法,也的确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农民工参加城市建设的生活环境。问题的关键在于那个“请”字,总让人感觉“很不在意”。
人大代表也好,政协委员也好,都是代表人民行使监督政府、反映民意的权利,他们深入民间,了解民意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也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不要说“请”了,应该不“请”也要“自来”。在国外,无论是国家议员,还是州议员,或者是资政代表、民意代表,都是经常性地深入民间,否则就会因不称职而受到指责,或者很快就落选,于是代表和委员们都经常地深入民间田头、社区学校,而在中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到民间都要用“请”,还怎么体现“人民当家作主”,那些“只有请才到的”和“请也不去的”代表委员,又怎么让人民放心和满意?
那么媒体对官员们常用“请”字,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用“请”字呢?这是因为中国人缺乏一种政治素养,许多人根本不懂“自由、平等、民主”的最简单的政治诉求,而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参加的“普民权利”太少,每四年才参加一种“走走过场”的县级人大代表选举,连选举乡镇长都是“违法的”(中央某首长语),其它选举工作都不是普选,加之国民文化素质再不高,谁能在这种环境里培养出自己的政治素养来?
有兴趣请看本人关于中国选举问题的两个论文:http://vip.bokee.com/188969.html(假如我有选举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http://vip.bokee.com/176281.html(谁说乡镇长直选违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