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热踪评论 |
随着建行“张恩照案”的尘埃落定,“洋腐败为害中国”开始成为反商业贿赂战线的新鲜命题。曾为中国建设银行提供过服务的跨国IT巨头IBM、安讯、日立等公司,也在华陷入行贿丑闻的巨大漩涡。《国际先驱导报》更是《“洋腐败”为祸中国》为题,报道说:“国内盛行的商业贿赂,很大程度上是当初从国外引进的产物”。这类报道的言外之意就是:中国人本没有“商业贿赂”的本性,是外企“带坏”了中国人。
如果真是这样,倒也让人欣慰,毕竟中国人当然希望中国人本质上是“性本善”的“好人”。“贪腐贿赂”果真是“舶来品”吗?我还是要为这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国人泼一盆冷水。就从我本生本长的中国人视角来看,凡国人,不论官阶大小、钱财和能力几何,“唯权是用、唯利是图”者不在话下,官员贪腐络绎不绝,民间市井古往有之。早在古代,就有卖马人知道请伯乐来自己的马场看看,不管好马坏马,价格一律以“经伯乐相中的马”的名义定高价。在当代,官商经济、医疗行业、公务采购等诸多经济环节贿赂成风,未必一定有外企“掺合”。仅从外企存在一些“洋腐败”的劣迹,就说中国人的“商业贿赂”是外国人“传染”的,难免让人有点不信服。
十年前,台湾作 家柏杨先生所著《丑陋的中国人》里,为我们描述中国人是如何地崇拜自我和权力。易中天先生的《闲话中国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从中国文人对中国人人性的总结中可以看出来,中国人是有“贪腐”本性的。易中天先生谈到中国人贪腐本性时说:中国人明明知道酒喝多了不好,但还是喜欢被人簇拥着到酒店吃喝,日日如此。我想加一句:中国人明明知道贪腐对党、对国、对集体不利,还是喜欢为别人做事前,先收受一点“好处”。不论是本职责任,还是的确为别人帮忙,没有金钱就扫除不了各种正常活动的障碍,包括商业活动。前一阵子有一位网友给我《反腐立法本身就腐败》博文留言说:“我现在是科长,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凡找我办事必须给我红包,面对中国的问题,我只有随大流”,着实让人气出汗来。你说:(假如留言者属实)没有这样的官员,即使是“罪魁祸首”的外企,犯得着在中国施展其“洋腐败花样”吗?
当然,美国人也写过《丑陋的美国人》,日本人也写过《丑陋的日本人》,人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说中国人有“贪腐”本性也好,是“被传染者”也好,无不说明,贪腐的根子问题在受贿者身上,而非行贿人。任何一家医疗机械公司的产品,不把医院、卫生系统的“关节”打通,能进得去吗?国企尚且如此,何况面临“入乡随俗”问题的外企呢?有传言说,中国商人在俄罗斯波罗的海从事的房地产开发有“官商勾结”之嫌,引起当地老百姓的反对,对这些商人我们能说:你们怎么能把俄罗斯人“带坏”吗?如果俄罗斯是纯粹的市场经济,我们的商人还需要去“勾结”当地达官贵人吗?IBM如果想在中国打开局面,就必须要按中国的规矩办事,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IBM说:“我想在中国做一个地地道道的好人”,在跨入中国大陆20年经营之后,我想其只有“自食苦果”的命。“建行贪腐”一事捅出了IBM“在华行贿”一事,假如当初不是IBM,而是苹果、英特尔,不照样会有它们“在华行贿”的故事?其怪不怪,怪了才怪!
西方国家也在大力整治商业贿赂,德国就出台了世界第一部《反不正当竞争法》,但是人家治理贪腐的力度远远超乎中国人的想象。美国官员,不论官职大小,收受100美元就算贪污,而在中国,哪个官员把收受人家几千元的香烟、好酒当作“贪污”了?全国每年3000多亿元的公款吃喝和难计其数(至少比公款吃喝多)的企业政府公关,又有谁说要去“治理”了?所以说,西方国家治理“商业贿赂”,立足于寻求公平合理的市场经济秩序,而中国人现阶段谈“治理商业贿赂”,甚至说商业贿赂是“舶来品”,实在让人难以承受其爆笑“佐料”。在贪腐问题上,中国人是有被扭曲的本性的,此本性不除,与其治贿赂,不如去治受贿,或许哪一天我们还真能指责外企:你们又想拖中国人下水?!
我觉得:中国人到底有没有“贪腐”本性,这是一个值得中国人思考的问题。只要我们站在公正的立场,看看我们的行政氛围、商业氛围,带一点逻辑思维去分析,我们不难找到答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