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上游一座神秘古城——迤萨镇东门马帮古城

标签:
新红拉升单靠迤销路白色旅游 |
分类: 民俗心旅 |
红河上游一座神秘古城——迤萨镇东门马帮古城
远眺红河县城
蜿蜒狭小的县城街道
红河出产紫米,所以用紫米酿的酒据说很独特
勤劳的居民在做手工艺活
看来销路不错的紫米酒
县城的厕所也是办证广告的精确靶向地
西式民国风格建筑门楼
从古堡中眺望远处
东门马帮古城
修缮好的古城院落
枪眼
门前的广场平台
遇见两位法国自行车爱好者
修缮一新
我每次旅游一定是做足功课的,时间安排也是充裕的,路途中遇到原来计划之外的美景,原则是不受干扰,按计划行事,错过了情愿下次专程再去。
这次滇越铁路之旅,到达中国边境城市河口县,算是结束了。接下来的计划是由此西进到普洱市墨江县,去探访上次错过的双胞胎井。
从河口到墨江,基本没有高速,都是省道。中间要路过元阳县、红河县,元阳梯田已经在闻名全球了,但是这次旅行没有把游览梯田作为计划,所以当车过元阳县城外的岔路时,我毫不犹豫一脚油门向墨江方向进军。
路过红河县城时,看见路标上有一处棕色底白色字的“东门马帮古城”的指示牌,指示距离约10公里。看看太阳还在高悬,对于古城、古建筑有浓厚兴趣的我,毅然增加行程,直驱东门古城。
等到车子转入县城的山路上,才知道这是一段蜿蜒的山路,而且非常陡峭,汽车的排量比较小,明显感觉动力不足,好在是手动挡的车,低档大扭矩行驶,还是能够应付得了。看着手表上的海拔表,看着里程数,两者比例成直线拉升关系,可见山路的陡峭,不到十公里山路海拔居然落差上千米。
迤萨镇是红河县县政府的所在地,在一座小小的山头上,居然生活着约三万人口,而且还有大量政府机关,整个县城的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拥挤感,许多建筑都是依山而建的,比重庆的建筑还要陡峭和密布。县城中的道路狭窄、弯曲,作为一个第一次进城的外地司机开起来真的是很有压力的,不断爬坡、弯道、换挡,终于爬到山顶上了,几乎没有一块平地,只得把车停在一个斜坡上,把手刹死死的拉住。
进入县城一路开一路看,兴奋的感觉油然而生。看见那些满街的保存完好的老建筑,老房子,仿佛进入一个时空倒流机,一眼就可以看得出,这些建筑是民国时期中西合璧的建筑群。据说,县城中有500多幢这样的老建筑。其中最大的就是如今已经修缮一新的“东门马帮庄园”。这座建筑群始建于1944年,占地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有120多间房间。整个建筑建在全县最高的山头上,四周有厚厚的围墙,墙体的窗户很小,有多处枪眼,完全是一所防守型的古堡建筑。
在这样一个交通不便捷的山区里,居然有着这么一大群近代建筑群,可见当年这里人的开化和富足。
后来从资料中查到,红河县可是云南第二大侨乡,第一大侨乡是腾冲。与腾冲不同的是,这里的侨民早先主要居住在老挝和越南,后来越南排华,这些华侨都移居世界各地,据说,红河县的侨民遍及世界十五个国家之多。
当年,迤萨镇作为经济中心,是从事进出口生意马帮的聚集地,仿佛今日的陆家嘴一般。据说当年乾隆年起商人主要是开采铜矿,他们做出口发财的,后来再做进出口贸易,迤萨镇成了中转站,富商云集。后来铜矿枯竭,鸦片走私正兴,当地人就开始做鸦片进口生意。做鸦片生意利润高但是风险也大,所以就有私人武装的马帮群了,自然,私人的住宅也要建的坚固高大,防火防盗。如今看见这些精美的建筑,可以想象当年建筑材料运进来、聘请能工巧匠修房子等等所花费的巨资。如今,这些巨资堆砌起来的建筑,已经成为历史文物,更是沦为人民政府的财产。
红河县政府学习建水朱家花园的开发,投巨资修缮东门马帮古城建筑群。我去时基本刚刚修缮好,看那架势未来是要收门票的。幸运自己省下一笔门票费。不过,按照我判断,单靠迤萨镇的东门古城很难吸引游客到此一游的,或许只能是成为吸引海外归侨返乡探亲的一张名片的。
红河县正在投资三个多亿开辟一座新的县城,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看来,未来几年古老的迤萨镇又将陷入一番宁静和寂寞了!
就让这些老建筑安安静静地竖立在那片红土地上吧,让她再次见证一个新红河县城的崛起!
2013年9月25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