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在江门品尝路边排挡
(2007-05-22 18:28:04)
8元
路边餐厅
18元
15元
15元
在江门品尝路边排挡
上周五,公司所在地区停电错峰,与周日换休。我结束一个了既定的重要会议后,就赶回宿舍,脱下衬衫和领带、长裤,换上休闲T恤、短裤和凉鞋,与到珠海休周末的太太一起决定去珠海邻居城市江门参观。
江门离珠海很近,但是由于交通的原因,过去到江门去一般都要绕道中山。5月16日珠海到江门的高速公路通了,只有60公里半个多小时车程,比原来要缩短1个小时的车程。
今年春节我们全家去江门的开平考察碉楼,
要绕道而行的。这次高速通了,我们就赶紧去尝个鲜。
江门比珠海的历史悠久多了,是我国著名的侨乡。早在元末明初(公元1368-1388年),这里便形成墟集。十七世纪初,江门墟因商贸而兴盛,逐渐成为珠江三角洲的一个贸易中心,西江中下游一带的商品多在此地集散。1904年,江门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设江门北街海关,为广东八大关之一,1925年,江门定为省辖市。今天散落在江门各地的1000多西洋碉楼就是那段繁华历史的见证。
我们只用不到小时就从公司宿舍开车到达江门的龙湾出口,沿西区大道直奔市区。
正值午饭时间,我们首要解决的是吃饭问题。车行至白沙桥附近,看见路边一排汽车停着,牌照显示来自广东各地。车的后面就是一排食档,而且颜色很醒目,一家是黄色店招,黄色餐椅白色餐布,一家是兰色店招兰色餐椅白色餐布,餐桌上坐满了人。厨房在房内,餐厅就在路边人行道上的大树底下。我们选择颜色醒目的黄色餐厅入座,一个中年妇女娴熟地沏茶、递菜单,一口广东话问候。太太负责点菜,我象个商业间谍般地拿着相机东拍西拍。
店招是黄色底上挂着几个很大繁体铜字,上书“肥仔勤餐厅正宗咸猪骨粥”。
醒目的店招顷刻把该店的经营特色和招牌菜点了出来,简单明了,广东老板的精明特点也显现出来了。
菜点后,不一会,先上了一盘碧绿的蚝油生菜,这个菜被加工得不熟不生,正正好好,上面淋了一层透亮蚝油,无论是颜色和是视觉都是十分诱人的。价格8元一盘。
接着上来的是一个小沙锅盛着的白菜咸猪骨。广东人喜欢用咸猪骨熬粥、做汤。这些咸猪骨用鲜猪骨腌制而成,由于工艺独特,所以腌制出来的猪骨有点咸味但有不乏清淡,特别是一口咬下去咸肉的粉色特别的好看,食欲大增。价格15元一盘。
第三道菜是一碟红烧鸭下巴。这个下巴连着鸭舌,被卤料浸泡过,棕褐色的,嚼一口满嘴的芳香,不老不嫩,足有18只鸭下巴。价格15元一盘。
第四道菜是铁板鱼头。广东人烧鱼头与内地别的地方不一样,他们不是用整个鱼头烧的,而是把鱼头切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这样虽然没有整个鱼头美观,但是加工起来的速度却可以比整个鱼头的加工快多了,而且还可以把料味全部渗到鱼头内,鱼头的每根骨头吃起来值得一根根地添干净,还觉意犹未尽。其实一个鱼头的加工就可以体会出广东人做事的风格,不过分追求形式,注重实际效果。价格是18元一盘。
在江门花57元钱享受了一顿美味的午餐,即使加上56元来回的路费再加油费,也就100多元,在路边的参天的大树下,在铺着白色台布的餐桌上,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欣赏着马路美景。真正感受到食在广东的含义了。
除了赞叹江门路边的美食档,我也不得不赞叹江门的城管部门,在各地把路边当成城市垃圾而采取摊斩尽杀绝的措施,在江门,我看见许多摊位,特别是晚上在闹市区不少摊位在马路边摆出来,几乎也没有给城市带来多少混乱,反而是一种社会生态的繁荣。当我第二天早上返回珠海路过昨天吃午饭的摊位,一切是那么的宁静和干净,在宁静中等待喧哗的降临,与城市的商业精神一起降临,这或许就是这个城市900亿GDP的源头。
(2007年5月20日)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