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乐与天地同和……

(2013-08-14 12:46:49)
标签:

杂谈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乐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在古人看来,人间的音乐和礼节来自于自然,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而然的事情,因此古人对乐和礼特别重视,用礼乐来治国,修齐治平都离不开乐礼。这在现今人看来似乎不可思议,难以理解。其实不然。天地、四时、万物都带的乐感或音乐之美,并且也是有礼(理)有节的。现代人讲法治,但古人讲“礼乐之治”,这就是“德治”或“仁政”。一个国家应该是“礼乐之邦”,人们的语言和思想都诗化,诗化意味着礼乐化,不是干巴巴的“讲理”,理在体现于“礼”,“理在礼中”,“思在诗中”(思无邪)。这样就符合“天道”、天命、天意,天机,否则,就是与天作对。天,表现为“天时”,违背“天时”怎么能行?现代人都懂得“与时俱进”。而音乐和语言或诗,乃至礼,都是“时间艺术”。“不合时宜”的事情怎么能做呢?我们越是去看中国古哲的思想,就越是觉得有理,太有理了,是真正的理性,原本的理性,“天理”“天性”。诗礼乐,都是“通天”之艺,艺术。真正的理性或思想哲理全在“艺—术”之中。由此,我们才能理解孔子为何对诗礼乐那么如痴如醉地好学。不明白这些,怎么能理解和热爱中国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