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而时习
学而时习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214
  • 关注人气:4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概念前的前理解、前知识……

(2011-07-19 14:13:55)
标签:

杂谈

庞蒂指出,“我们对于事物的概念理解,实际上是对身体感知的回忆”。这回忆中的事物就不是原来的事物本身了。身体感知的东西是前于概念理解的“前知识”。

概念理解具有稳定性,普遍有效性,但去除了这种稳定性,则进入了“虚”的境界,即前理解,前知识的境界。这里有事物本身的生动灵活的显现。康德即认为有这种无概念的审美现象,相反,如果有概念则无美可言。

把握事物本身,靠的是融入事物,与事物为一的前概念理解。这里我们得到的是原真的知识,是前真实的世界的知识。

尼采和后现代主义都否认有这种前理解。事物都是解释的结果,没有什么事物本身。没有了事实上的事物,而只有语言解释,那么,还有什么事实上的事物本身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