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画有“透视”吗?

(2008-08-01 08:42:03)
标签:

杂谈

中国画有“透视”吗?

 

中国画“写”的是“心象”,故本无“透视”一说。中国画用的是“散点透视”,此一说,源于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也就是说,因为西方传统绘画历来用“焦点透视”,因此中国画家便附会上去称中国画用的是“散点透视”。而古来中国画特别是中国写意文人画历来根本就没有“透视”一说。

“透视”的概念是指人们在现实中对景物观察总有空间的定点依据,所观察的景物的整体效果是诸如“近大远小”、“近清晰远模糊”的。依此规律来衡量中国画,中国画就根本不存在“透视”。透视法是客观再现空间景物的,而中国画谈不上客观地再现景物,也谈不上主观地表现景物,而是“主客交融”地表现景物。因此用客观再现景物的“透视”概念来套中国画完全是牵强附会。这是首先需要澄清的。

附会西方绘画表现法来解释中国画,好比附会西方语言语法来套中国汉语。而我们知道,汉语原本是没有语法的;也好比附会西方主客二分的传统哲学来解释中国古代哲学。这些都是清楚不过的。

另外,我们认为,即便是把“透视”理解为哲学概念,也难以表明“散点透视”符合中国画的实际情况。

尼采被共认为“透视主义”大师。他认为现实是不真实的,人们看待现实是用了不同角度的、不同方法的“看法”,因此在各种不同看法下的现实就呈现为不同的现实,或者说是不同的世界。尼采是否定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不因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现实的。因此他的“透视法”是虚拟的方法。用结构主义符号学的观点说,尼采只承认世界是语言理解中的世界,而不是世界本身。而中国画呢,中国画是现实地在存在的事实,不是完全虚拟的,或者说它即便是虚拟的,而其作为虚拟的艺术符号,也是真实的。换句话说,中国画作为能指符号,它的所指是存在,或现实,但它的符号能指与所指现实同样都是现实的或实在的。而尼采的“透视”概念,指的是符号自身的构造或虚拟现实的功能和意义,而现实却不在场或存在。而中国画的符号如笔墨等和画家的审美创造活动都是真实或现实地发生的事情。因此,用尼采作为哲学概念的“透视”概念也没有办法来套中国画的观察和表现方法。诚然,尼采的透视主义与他的审美概念是相关的。也就是说,尼采承认现实是艺术或审美地构成的。但他的艺术或审美概念却同样不是现实或实在性的,因为他否定了现实的存在。这一点和中国画家对世界的认识是不同的。中国画家认为现实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艺术是现实中的一部分,艺术和现实都同样实在。因此无论用绘画中的透视概念或哲学上的透视概念,都无法“套准”中国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