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K养生 |
春季养肝,几乎所有的养生馆都在春季热推养肝疗程。
可是,在身体没有明显的不舒服的时候,谁也不愿意相信“我需要养肝了”。要说服顾客,养生师就要充分地了解肝在人体中到底起到哪些作用;肝如果出现异常,身体会有哪些症状?
肝
你知道吗?如何告诉顾客“你该养肝了”?
五脏之一,位于腹部,膈之下,右胁之内。
中医认为:肝与胆相为表里,开窍于目,肝主藏血,肝主疏泄,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素问·五脏生成》:“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肝又为将军之官,主谋虑。
疏肝养颜
清代著名医学家叶天士提出的“女子以肝为先天”。中医认为,肝主面,肝气疏泄条达则气色红润,神清气爽。
女人一生以血为重,肝有“造血”“储藏”“调节血量”和向各脏器“输送血液”的功能,还有分解营养、调节激素等功能,肝还是人体最强的解毒排毒系统和营养输送系统,滋养着女人全身的脏器。若肝不能完成这些工作,则会导致分泌失调,气血不和,从而引起各类妇科疾病,如月经失调、乳腺囊肿、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性功能异常、不孕等。
这些情况该养肝
精神郁闷,或头昏多梦时
肝主疏泄,也包含情志的疏泄。肝的这一功能正常,人体就能较好地协调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动,表现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理智灵敏。
当出现精神抑郁、多愁善虑、沉闷欲哭、嗳气太息、胸胁胀闷等情况,就是因为肝疏泄不及;当出现兴奋状态,如烦躁易怒、头晕胀痛、失眠多梦等情况,则为疏泄太过,都需要养肝。
脾胃虚弱,消化功能不好时
现代人常常感觉脾胃功能虚弱,小胃病时常发生。如果出现食欲不振,总是不觉得饿,或是嗳气反酸,饭后很久还打含有食物气味的饱嗝,大便糖稀等现象,就不能只在胃上找原因了,这是由于肝郁引起的。肝郁,会影响脾胃的升降和胆汁的排泄,从而出现消化功能异常,中医称为“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调”。
乳房胀痛、痛经、经血中有淤血块时
肝主藏血,肝在女性身上的一大功能是维持气血的运行。女性久治不愈的妇科问题,多半与肝有关系。
如肝气阻滞,会出现胸胁、乳房或上腹胀痛。若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则可见胸胁刺痛,甚至症积、肿块,女子还可出现经行不畅、痛经和经闭等。甚至常见的阴道子宫感染,经常会在生气或者郁闷时发生,也是因为生气伤肝的原因。
所以,当女性出现乳房胀痛、月经问题和阴道子宫问题时,特别是心情不好症状加重的时候,不要轻易吃消炎药,而应该养肝。美容院在胸腺护理疗程中加入疏肝的项目,可以起到辅助治疗乳腺包块的作用。
没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时
女性都想有一双水汪汪明亮的大眼睛,可是对着电脑久了,眼睛都变得昏黄、眼白充满了红血丝、看东西也不清楚了。这时候,光做眼部护理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你需要养肝了。
肝开窍于目,眼睛的功能主要依赖肝之阴血的濡养。因此,肝的功能正常与否常常在目上反映出来。肝血不足可出现视物模糊、夜盲;肝阴亏损则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眼睛里出现明显的红血丝。
皮肤粗糙、身体毒素堆积时
肝脏是身体重要的排毒器官,肠胃道所吸收的有毒物质,都要在肝脏经过解毒程序变为无毒物质,再经过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如果肝脏长期超负荷工作,太多的身体毒素无法及时排解出去,反映到人的皮肤上就是脸色暗哑、色素沉淀。
当身体内毒素堆积,皮肤粗糙、容易疲劳、口苦咽干、火气大时,做个养肝疗程,就是排毒的最好选择了。
御道养生的智慧
进入4月,南方就开始急剧升温,空气中开始有了夏天的味道。
从众多的医院门诊部了解到,近来不少患者出现口干舌燥、口腔溃疡,小便赤黄、大便干结,甚至心慌胸闷、睡眠不佳等症状。在炎热的天气中,人体的新陈代谢显得非常旺盛。这是好事,但如忽略了养生要领,就可能变成坏事了。
夏天里人的阳气虽足,却容易外泄;昼长夜短,容易睡眠不足;人们出汗多,容易脱液;天气热,容易影响人的食欲;人们在夏天也容易因贪凉而染病……夏季染病,大都当即发作,故有“六月债,还得快”之说。但有一种病是有所潜伏,到秋季才发作,如延至冬季就很严重了。这就是“心病”。
古人为何将入夏养“心”看得那么重要?一方面,夏天“壮火食气”,易消耗心脏阳气;另一方面,天热人易出汗,而中医向来视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自然易消耗心脏阴液,心脏阴阳损伤,确实是夏季心脏病多发的重要原因。另外,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易下移小肠,可引起尿黄、尿少、尿急、尿痛等。更重要的是,心还是“精神之所舍”,主宰着人的情志和思维意识活动,心火旺自然易出现烦躁不安、心神不宁就影响到睡眠了。
《内经》里所说的"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冬至重病"。这里说的"心病",并非是指现代医学上的“心血管病”,而是包括心脏在内的整个神经系统甚至精神心理因素。按中医的“五行”说,夏季是“火旺”(夏主心,夏天心火很旺)时节。在夏天,对于正处于很“旺”地位的“心”要重点养护。夏季养生的关键是使人“无怒”,“气旺”可充分地、正常地“宣泄”,但不能“乱”。心情烦躁就是“乱”,就是“逆”,就会使神志受伤,
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很容易产生烦躁情绪,因此心理养生不可忽视,保持平和心态和愉悦心情,有利于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减缓新陈代谢、减轻燥热感。郁闷烦躁时,不妨听听舒缓音乐、看看优美画册,室内的窗帘和装饰也宜采用冷色系,以更好地保持心情愉悦。
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心神的宁静。《内经》说得好,应“夜卧早起”,即夏季应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同时适当的午睡以补充睡眠的不足,也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疾病的发生。午睡一般应在午餐后15~30分钟,由于坐着睡和趴着睡都不利于消除疲劳,因此午睡应以卧姿为宜。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以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