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超女现象到杨丽娟事件:软消费时代到来

(2007-04-02 17:43:19)
分类: 创新视点

从超女现象到杨丽娟事件:软消费时代到来

博客体现着一种消费文化;博客是典型的精神消费——“软消费”。“软客”热潮的兴起,标志着我们正在从“硬消费”主导向“软消费”时代跨越。必须看到,从超女现象到杨丽娟事件所折射出来的强烈的“追星”热,不管其中如何的鱼龙混杂、色彩斑斓,但就其含有的正向、积极因素,通过对“明星”的狂热追求和“酷”式感悟,不能不说是一种精神体验,精神运作一次又一次的激情燃烧。仅就杨丽娟这件事来说, 杨小姐认为能见刘德华是一面,此乃人生一最大种精神享受。她见到了,但因为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的,她没能独自个儿享用而根本不能满足。她不无愤懑地说:“背后有那么多人……”意思是要自己单独与刘德华会面,说白了就是要在单独同影帝窃窃私语中,通过某种异性感的独自享受起码在哪怕是二十分钟内,把这一个大众情人变成“唯我独享”的快感。这也就是“软消费”。当我们说博客是“软消费”,超女、杨丽娟等等是“软消费”之际,实则在认定消费构成发生大变化了!即已表明,“软消费”是一种文化的感受,一种文化,一种文明,包括性感的体验和享用,博客上这方面的内容最多,谁要是搞这方面的题材,点击率就上去得特快。所以,一些专业的,学术的东西无法像那些东西那么高,不宜跟他们去比。将来,我也想跟方兴东们建议一下,博客的不同类别也要加以区分。卖糖葫芦的与卖丰田汽车的销售额肯定是没法比的,那是两回事。还有一种情况,比如说,荣宝斋是搞国画的,或者那些卖收藏品的和一般的卖服装的人也是没法比的,那是不同性质的。甚至同一件文物,同一件艺术品在一个饥肠辘辘的乞丐面前很可能一个子都不值,但是,对于懂艺术的有钱人来说,可就大不一样了,那很可能要价值连城了,这真是有天壤之别。

我们正在进入软消费时代,要不你就没法理解美国的GDP60%来自品牌。品牌消费是“软消费”中重要构成之一,认识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要不你就没法理解。当然,软消费当中还要分一分,像硬广告和口碑广告,硬广告就不如口碑广告。口碑广告是发自内心的,口碑广告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文化享受,一种文化体验。口碑广告一定是“消费后”——某种商品人们吃过、用过“之后”的广告,或至少是“消费中”的广告;经营口碑广告属于“软营消”范畴。而硬广告不一定,硬广告大部分还仍然属于“营销”,一小部分是“营消”,就是一般的媒体广告。这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广告、“软消费”当中一定要分清是“营销”还是“营消”;“软营销”还是“软营消”,这个界限必须要划清。这就是我们客户经济下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1

 
还有我们说的那个自托夫勒开始提出的“以消定产”——在我的理论视野中相类似的则为“以消定营”,以后尤其要强调“以软(消费)定营”,其中尤其是涉及到价值趋向的那些软消费定营。当然,我之“以消定营”同托夫勒“以产定消”不管在经济对象、运作形式、主体关系等方面都是不同的。而企业文化尤其要研究“软消费”当中的文化现象,文化机理,文化特征,文化底蕴。否则,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就跟不上趟儿了,就不能与时俱进。这些东西都值得我们探索。

 

20074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