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烛光曲——密云县第三小学语文老师项连弟

(2010-08-05 19:56:38)
标签:

杂谈

     坐车跑了60多公里,北京市密云县第三小学教师项连弟,来到了密云县深山区小学——不老屯镇中心小学。这是她响应教委的号召,主动报名参加教师岗位交流的目的地。看着全校烛光曲——密云县第三小学语文老师项连弟师生的殷切的目光,想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当晚项连弟老师留在了不老屯镇中心小学,她开始细致的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想尽快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发挥自己语文教学和长于做班主任的特点,完成校领导赋予她与老师们一起研究、切磋语文教学的任务。
    为了加深对山区孩子和山区教育实际的了解,更好地指导教师们的语文教学,项老师潜下心来听课、掌握学生和老师的实际情况,两年中,她听课500余节,在这个过程中,她感觉到乡村教学水平和城区之间的差异性。自己责无旁贷,正是在了解的过程中,也找到了提高乡村教学水平的突破口。项连弟从教29年,多次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她送走了近700名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并有10多个班级获得了市县级优秀中队烛光曲——密云县第三小学语文老师项连弟、优秀班集体等荣誉称号,靠的就是责任和扎实的功底。项连弟将自己多年的经验,毫无保留的告诉给年轻的老师们,果然,小郑老师就把从项连弟那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了课堂上,结果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也赢得了自信。项连弟在生活和工作中是个认真的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努力做到,这已经成了她的座右铭。项连弟知道,乡村老师有能力,有热情,更有责任心,他们除了需要她在教学上的引领外,更需要成功的激励。经过她的多方努力,给学校的小常老师争取了一个市级公开录像课的机会,这在这所深山里的小学中,还是第一次。

     但小常老师却想放弃这次机会,这让项连弟感到意外。经过了解才知道,小常老师拿到讲课的教材后,感觉难度很大,怕自己讲不好。项连弟鼓励她要走出大山去,并帮助她针对她的难点进行指导。第二天,小常老师按照计划试讲了一回,但效果仍不理想。为了解年轻老师的心理特点,帮助小常老师找到最佳的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项连弟虚心向年轻的老师们请教,总结了前二次的教训,为常老师试讲课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功夫不负有心人,常老师的课得到了市级的二等奖。常老师的事给项连弟了许多启发,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水平,让学生们真正得到实惠,她们开始定期组织学校的语文老师外出进行交流学习,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式。而项连弟的交流课,不但在学校的教室里,也在外出的班车上,每天四个小时的路程,成了她与老师们沟通的移动课堂。在项连弟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老屯镇中心小学的语文教研组,已经成为一支拥有共同愿景,凝聚力强的学习型团队。先后荣获国家级录像评优课二等奖;北京市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市级评优课一等奖,二等奖。在项连弟眼里,一个老师要以尊重每一个学生,潜心研究学生,用现代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作为己任。
        在不老屯镇中心小学的教学中,她发现有些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似乎在理解上有困难,于是她进行了一次小测验,发现因为农村孩子不同的生长环境,很多时候,山区孩子的思维和城里孩子是不一样的,照搬以前在城里的成功经验是行不通的。为了加强对山区孩子和山区教育实际情况的了解,更好地指导教师们的语文教学,项连弟烛光曲——密云县第三小学语文老师项连弟走访了许多学生家。因为学生住得比较分散,有的还在山中,家家的比较远,常常相差几十里的路。通过家访,项老师了解到,山村的孩子买书不方便,而且课外读物也有限,所以项连弟与老师们商量让学生们每天抄一首古诗。为了营造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项连弟找到了相关的老师,建议每天课后播送古诗词,创造了一种实用的学习方式。

    项连弟倡导课堂教育向社会、生活延伸,将知识教育、理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带他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项连弟为乡村教育付出了智慧、心血与汗水,她以德树师表,用爱著师情的教学理念,深深影响着学校的所有老师,她用真情和爱撑起了教育事业的一片蓝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