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暑假结束了,开学了,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前往学校。从我住的品川站坐京滨东北线至神奈川县的石川町需要47分钟,然后离开车站步行20分钟再爬过286层台阶后一所寄托华侨宏大精神但占地面积很小的小学校展现在在天坛撒惯野的杨伶俐面前。
刚开始对华侨的理解是龙的传人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进了中华学校才知道华侨的概念是一群姓着百家姓的实质的日本人,此外班里还有7,8个日本人,多数为家里经济极其苦难或谋求读中华学校可以在升高中入试时加分的。全班一共是32人,我就是第32号。
科目到和国内没什么两样,中文国语 日文国语 数学和英语。但对于我来说几乎什么都听不懂,因为除了中文之外其余科目都是用日语上课,而唯一能听懂的中文课教的竟然是 a u e 的汉语拼音。学校专门有给刚从国内过来的学生办的日语速成班,我就是那里的常客。
班里的同学并没有出现杨伶俐想象中的那种夹道欢迎嘘寒问暖的态度。由于语言上的障碍,天性活泼的东城老大杨伶俐在混了1个月之后竟然没有一个朋友。上课下课休息都是一个人。日语管这种落单现象叫 仲間外れ(なかまはずれ),而我的仲間外れ一直持续到小学毕业。
开学后的半年,轮到我和班里一个叫村山美喜的日本壮妹一起值日扫除。她家是远近有名的困难户,但由于日本人的身份一直在班里趾高气昂,她指挥我擦完了地板,扫干净了操场,然后要求我把一到六楼的楼梯都扫干净,我一直没搞清楚我俩的分工,以为这些都是我应该干的,而她是负责指挥的。后来当我扫到第六层发现她翘着二郎腿坐在楼梯上休息时,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在国内课本里看到的地主婆的样子以及劳动人民生活在万恶的旧社会的那种水深火热。
我的小宇宙爆发了!!!
我把扫帚狠狠地扔向了她,大声质问为什么她可以不干活。她不耐烦地训斥着我,说的日语我却听不太懂,只听清了 中国人 和 马鹿baka之类的话。就在这样的一个时刻,杨伶俐的第一次对日本人说日语的历史时刻到来了,我用日语夹中文大声对她说:你这个穷光蛋,隔壁就是日本人学校,你为什么不去那里上学,这里是中华学校,如果你不愿意来没人请你来。你才是baka!!!
そして、她竟然听懂了,因为她的脸涨得通红。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心里响起了那首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现在想来,当时因为一次普通的吵架而把自己升华到抗日英雄的高度实在有点不可取,但中国人民的子女杨伶俐从此站了起来,这点却是不容置疑的。
但小学的日子也并非全是那样郁闷的时光,我很快发现了一个令我扬名立万的好机会,每年一度的中文演讲大会。
由于是中华学校,勿忘母语自然是校规之一,所以学校每年冬天都会有用中文比赛的演讲大会。包括初中部的学生都会参加,演讲的题目是自定的,不限时越长越好。这种乱侃是我最擅长的消磨时间的方法,没想到竟然还有乱侃比赛,我决定会会各路高手。我第一次参赛的题目叫我的一家,足足写了五张文稿纸。演讲完毕后全场掌声雷动,轻轻松松的得了第一。并立刻成为了同学之间的偶像级人物和精神领袖。一夜间身边的粉丝云集,问长问短。我在飘飘然也的同时也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那就是帮很多同学完成作文作业。
在当时的杨伶俐眼里,这和拿到国内的文学大奖的奖状没啥区别。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