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道德摘要析义(仁篇)

(2013-04-17 12:20:39)
标签:

情感

分类: 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学习
一、仁义的定义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仁,就是爱人。仁者爱人。

二、仁与爱
  仁是根,恻隐是萌芽。亲亲、仁民、爱物,便是推广到枝叶处。
  恻隐是仁的萌芽,没有恻隐之心,难言仁。亲近亲人,爱护民众,爱惜公物,这就是将仁爱推广到细微之处。

三、仁的对象
  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自爱,仁之至也这;自敬,礼之至也。(汉。扬雄)
  讲究仁爱,并不是只爱别人而不爱自己,要从自身做起,这也是根本。不爱不敬自己,没办法饯行仁爱,因为人们看你不爱自己不敬自己,也不会去爱你敬你。所谓以身作则是也,也即从自身做起,以自已的行动来使人生出互相爱护之心。
  由此推广出去,便变成了“博爱”,先从小爱做起,再到大爱,大爱者: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
  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礼记。乐记)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弟子规)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四、仁的价值
  仁者无敌。在仁者的心里眼里,是没有敌人的,他只博爱。
  子张问仁于孔子。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

五、仁智统一
  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智而不为也。(汉。董仲舒)
  仁也讲究智慧,没有智慧,就难以分辨对错,就没办法达仁,也即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局面。
  有智慧而没有爱人之心,那么有智慧也没有用了,你只是在造孽,而不是在培福,这样的智慧害已害人。故也没办法达到仁者没有敌人的境界,他会时时有敌人,这敌人不但是自己,还会是别人。

六、行仁之道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仁离我们远吗?不会呀,我心里想行仁义的时候,这个念头一动,仁就已经到你的身边了。你只须践行就好。
  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雍也)
  自己不想经受的苦难,也不要去施行在别人身上。不管在哪里,经受了些什么。心里也都没有怨恨,这也是在行仁。

七、培育良知
  人做不是底事,心却不安,此是良知。(宋。朱熹)
  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宋。朱熹)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
  明辨是非,是智。由明辨而饯行仁道,是良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