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有记

(2012-04-03 17:13:38)
标签: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读书有记    近来偶翻《读者》杂志,看到两篇文章,颇有感触。

  第一篇名叫《妖艳于外,清净于心》,讲的是一位青年失恋后剃发为僧,寺主持因香火旺盛,便让香客每人在寺前种一株花,当春天来了,万花开遍,姹紫嫣红。青年僧人看到这些妖艳的花觉得很痛苦,这些花让他想起他的爱,他的痛。主持知道后就把他请出了寺院,认为他六根不净,尘缘未了。他后来结婚生子,生意做得不错。他的妻子想在屋前种花,他却不让她种颜色美丽的花,于是夫妻俩感情便生不和。后来有人提醒他,他才懂得“妖艳于外,清净于心”的道理。外在的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有一颗六根清净的心,当心无尘染了,对于那些从前不能接受的,你就都能接受了,面对时就不会有排斥的痛苦了。无尘染的心是宽大涵容的心,可以淡对一切,通透一切,而后豁达,安然。

  青年僧人后来把店改名“六根店”,从此行善,成为“活佛”类之人。他死后小店被改为“六根寺”,成为另一个佛法传扬之地。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曾经也老是被外在的一切言语与事物所影响,并为此感到很痛苦,难以接受,说到底,还是自己六根不净,才会受其影响。心静了,一切尘扰自断,快乐自然而然地就来到了你的身边。

 

读书有记  第二篇记得是一位姓刘的作者写的。写的是他曾经住过的剑桥小镇,那里的慈善组织十分旺盛。有一回他回到家,在家门口收到一条便条还有两个袋子,是当地慈善组织给的,请他没事时把旧衣服装进袋子里,并按时放在家门口,他们到时会来取走衣服送给急需的人!他于是照做了,果然那些人就来取走了。他说,很多人其实很想做慈善事,只不过没有那个途径。这个地方旺盛的慈善组织让人们行善成为一种日常行为,并且非常便利。可以想象,那里的风土人情一定也是很祥和美好的。

  这篇文最令我注目的是一句话:好的制度是可以激发人性之美的制度。是啊,什么时候寻到了这样一条制度,你就生活在幸福的国度!

  现在政府鼓励社会组织的发展,并且要求把一些服务权利下放给他们,是否也是感觉到善的力量的感染力。如是,我期待社会慈善组织的春花开放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巡山小喽啰
后一篇:有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