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井。巷道。石门。庙宇

(2011-12-21 12:40:52)
标签: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天井。巷道。石门。庙宇  走进那庭院的时候,只见她跟她的婆婆正在天井间捡洗着要煮的菜。这里的庭院可真有特色,一座石门连着一座石门的,只要跨过这道石门,又是另一家的庭池。而那些四合院就静静地栖在这一道石门演生出来的宽大的天井的后面,象坚实的牌盾,千百年来,那屋檐下走过多少如她的生灵!

  天井的廊阶一概是用石条围起来的,而天井却都铺着硬实的水泥。她们捡菜是在井口边捡的,方便打水。打水的桶就停在井沿,用一条麻绳系着,她们需要水的时候,就提这桶到井里拉水。不似有些地方,是用辘轱绞水的。

  真想不到跟她这么有缘,到处都能遇到她,更想不到她的老家在这四合院落里。她有些惊喜,又有些愕然。她同样惊叫一声:“你怎么会到这里来呢?”她便跟她寒暄了一阵子。其实她在意的是这一大片的四合院落,还有这特别的一个石门连过一个石门的院落格式。人与人竟是这样相依相连,没有间隙的感觉。每一个天井里也都各有一口井,一口井养一家人。这村庄,可真是有意思得很!

  直连到这几家的尽头,才看到了一条长长的巷道,原来这里的格式是几家相连成纵横,到尽头,便是巷道了,巷道的另一边,又是纵横的一排,如此几家成格,便一排排整齐地排出去了,家家又相通着下水道,这里人叫它们水沟,小小的,倚着屋沿开出一小道,日常家居用度的污水都从这小水沟里排出去。爱清洁的人家自是常常冲水保持洁净的。

  走在巷道中,给人以幽深的感觉,尤其寻常人家总在日出日落时在这巷道里出现,便更觉得这巷道合着些天阴的蒙蒙感觉。平常时候,行人少时,犹觉得寂静的,但时可听到那院落里发出一两声人行动的声音!好象很少有人张扬地笑,总不似那省城人家,毫无敬畏的!

  喜欢这种幽静的感觉。更喜欢看婆媳妯娌们一起在井边捡菜洗菜说着些家常的模样。那情境里,媳妇自有媳妇的贤良淑德,婆婆也自有婆婆的慈善威严!妯娌虽也有貌合神离,大体却还是相敬如宾的。

  等到有红白事的时候呢,突然地就来了一大帮的亲戚朋友,张罗打鼓的,不论红白都因热闹而总给人喜气洋洋的感觉,遇到白事,只有在拜祭那会,妇女们因着规矩必须扯开嗓门大哭,男人们肃穆叩拜,才显出些丧事的感觉来,大体还是用喜气送丧气的!

  一个庭院天井,仿佛就装载了一本厚厚的家族史,一个个光影绰绰的民间故事!只是她在走过这一道道石门,走进这一条条幽深巷道时,只感觉到了它的神秘与朴实,还是感觉到了些朦胧意态,由着人去猜想,到底还是没能深深读出点什么的,毕竟浅浅而来,淡淡而去,只觉出一种文书上与别的城镇不一样的内蕴,但于她,也只有新鲜,让人沉静的感觉。除此之外,就是相见时,那朴实的相呼,淡泊的寒暄,还有善意的笑脸,而后,便是各自的走过……
  最后,还不得不来说一说那巷道拐角处的小庙,它们几如繁星,会突然出现在哪一处。你总会不经意间捕捉到拿着香去敬拜的妇人,她们也一味的温厚善良的,跪在案台前一似的虔诚,心间挂系的总是家里人的平安。

  这些小庙里供奉的最多是土地。大一点的庙宇供的就是妈祖娘娘,天帝。那些寺庙却与别处是相同的,一味的四大天王,佛祖观音……它们为这里的良家人儿提供了信仰上的食粮,就算是不懂得经文之义,她们也必是要去跟寺里的佛子姑子打下招呼,参下佛号,焚上几柱香,并在平常的言谈中,总也免不了说一下今天去哪里上了香,见了哪位僧家尼子!

  人们都说是因了这里人的信佛参禅,才有了这里的安逸娴然!而她在那街巷间走过的时候,只期着风清月朗,也感怀着千百年来,这一代代的善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轻鸿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