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与水仙、兰花、菊花并称为四君子。端午节当天,来回步行去了趟月河街,看了首届石菖蒲展。
2014年6月1日采撷↓


难得,只有这盆长了花苞。




参照图↓来自中国植物图像库

—————————————————————————————————————————————————
石菖蒲,拉丁学名Acorus tatarinowii ,别称九节菖蒲、山菖蒲、药菖蒲、金钱蒲、菖蒲叶、水剑草、香菖蒲。天南星科菖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芳香,粗2-5毫米,外部淡褐色,节间长3-5毫米,根肉质,具多数须根,根茎上部分枝甚密,植株因而成丛生状,分枝常被纤维状宿存叶基。叶无柄,叶片薄,基部两侧膜质叶鞘宽可达5毫米,上延几达叶片中部,渐狭,脱落;叶片暗绿色,线形,基部对折,中部以上平展,先端渐狭,无中肋,平行脉多数,稍隆起。花序柄腋生,三棱形。叶状佛焰苞长13-25厘米,为肉穗花序长的2-5倍或更长,稀近等长;肉穗花序圆柱状,上部渐尖,直立或稍弯。花白色。成熟果序长7-8厘米,直径可达1厘米。幼果绿色,成熟时黄绿色或黄白色。花果期2-6月。
分布于亚洲,包括印度东北部、泰国北部、中国、韩国、日本等国。
药用价值:功能主治: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理气,活血,散风,去湿。治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
植物文化:明代王象晋写的《群芳谱》中记载:”乃若石菖蒲之为物不假日色,不资寸上,不计春秋,愈久则愈密、愈瘠则愈细,可以适情,可以养性,书斋左右一有此君,便觉清趣潇洒。”不但写出了石菖蒲顽强生命力的特性,也道出了石菖蒲自古就为人们喜爱,并常作案头清玩、摆设的情况。
石菖蒲的确自古就为人们喜爱,其栽培历史十分久远。在公元前6世纪之前的《诗经》中,就有“彼泽之坡,有蒲与荷”的记载,在《礼记·月令篇》中亦有“冬至后,菖始生。菖百草之先生者也,于是始耕”的记载。历代文人也多有吟咏石菖蒲的诗作。如诗人杜甫的“风断青蒲节,碧节吐寒蒲”,姚思岩的“根盘龙骨瘦,叶耸虎须长”,陆游的“根盘叶茂看愈好”等诗句,都描绘了石菖蒲盘根错节,叶纤细多节、青绿可爱之态,置案头清供,当然潇洒有情趣。此外有诗人戚龙渊作诗云:“一拳石上起根苗,堪与仙家伴寂寥,自恨立身无寸土,受人滴水也难消。”更是写出了石菖蒲盘根结节屹立于山岩石缝之中的风骨气节。[文字介绍摘自百度百科]
继续上图↓





打问了保安才找到的↓

↓从这里穿过去

问外的↓长幅广告得到河对岸才能拍全,就这么将就拍了。


///@_@//请欣赏:美丽的中国传统音乐
Beautiful Chinese Music Traditional-- 音乐短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