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誊世界的中国树叶是我国的特产——茶叶。
下图这棵树也有一种过目难忘的树叶——滴水叶尖!这是在桂林大榕树景区对面的寺庙院里拍到的。原来这就是菩提树。当时并没有介绍这棵树。
2011年11月27日采撷于大榕树景区对面的寺庙内↓





独木成林的大榕树↓

风景如画的漓江山水↓

参照图↓

—————————————————————————————————————————————————
菩提树,拉丁名Ficus religiosa Linn 桑科榕属常绿大乔木。高25-35m,树冠巨大,直径可达30m。树皮黄白色或灰色,平滑或微具纵棱,冠幅广展;树干凹凸不平。树枝有气生根,下垂如须,侧枝多数向四周扩展,树冠圆形或倒卵形,枝叶扶疏,浓荫覆地。单叶互生,心形或三角状阔卵形,具叶柄,全缘波状,革质,卵圆形或三角状心形,表面光滑,先端长尾状锐尖,延长成尾状,基部宽楔形至浅心形,侧脉8~10对。全缘或波状;深绿色,有光泽,不沾灰尘,被看作圣树的象征。
菩提树原产印度,因此通称印度菩提树,别名觉悟树、智慧树。相传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印度僧人智药三藏从西竺引种菩提树于广州光孝寺坛前。从此我国广东、云南均有菩提树生长。是印度国树。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各地的丛林寺庙中,普遍栽植菩提树,它在《梵书》中称为“觉树”,被虔诚的佛教徒视为圣树,万分敬仰。
喜光,不耐阴温,喜高温,抗污染能力强。
菩提树不仅身世丰富,且实际用途十分广泛。它树干粗壮雄伟,树冠亭亭如盖,既可做行道树,又可供观赏;叶片心型,前端细长似尾,在植物学上被称作“滴水叶尖”,非常漂亮,如将其长期浸于寒泉,洗去叶肉,则可得到清晰透明、薄如轻纱的网状叶脉,名曰“菩提纱”,制成书签,可防虫蛀;枝杆富含白色乳汁,取出后可制硬性树胶;用树皮汁液漱口可治牙痛;花入药有发汗解热、镇痛之效;枝干上会长出气生根,形成“独树成林”景观;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的某些地方,人们将其气生根砍下来,作为大象的饲料。菩提树以根、叶入药。夏秋采,晒干,或随用随采。
性味归经:根,微辛,凉。叶,涩,平。
功效主治:根:祛风除湿,清热解毒。用于风湿骨痛,感冒,扁桃体炎,眼结膜炎。叶:消肿止痛。外用治跌打肿痛。[文字介绍摘自百度百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