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菊三七

(2013-09-30 12:33:48)
标签:

菊三七

植物

马家浜遗址

秋天

家居

分类: 可圈可点

2013年9月28日采撷于马家浜

 菊三七

菊三七

菊三七

参照图↓

菊三七

—————————————————————————————————————————————————

 

    菊三七,菊科景天属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根肥大。茎直立,多分枝,嫩时带紫红色,有纵棱,无毛或近于无毛。基生叶丛重型,匙形,全缘,有锯齿或羽状分裂;茎生叶互生,长椭圆形,长10–25厘米,宽5–10厘米,羽状分裂,顶端裂片卵形,侧裂披针形,裂片边缘再浅裂或有疏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紫红色;托叶2片。头状花序多数,顶生,排列呈伞房状;总苞片2层,外层线形,较短,内层较大,条状披针形,长约16毫米,宽约2毫米,边缘膜质;花全为管披针形,长约16毫米,宽约2毫米,边缘膜质;花全为管状花;花冠橙黄色,5裂;雄蕊5枚,聚药;子房下位,柱头2裂,裂片线形。瘦果条形,光滑;冠毛白色,柔软。花期6–7月,果期7–8月。

    分布四川、云南、广东、广西、江苏、江西、湖南、贵州等地。

    药材名菊叶三七、土三七、紫背三七、血当归

   温,味甘、苦。功能主治破血散瘀,止血,消肿。治跌打损伤,创伤出血,吐血,产后血气痛;治浮肿

    毒副作用:菊三七内含吡咯烷生物碱成分,可造成肝窭和肝小静脉的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肝小静脉阻塞,肝细胞不同程度液化坏死,晚期可见肝纤维化,患者出现肝大、右上腹痛、腹水和黄疸等症状,而且这种损害一经形成,常常无法逆转,最终发展为肝功能衰竭或顽固性腹水。一些受到肝损伤的重症患者,甚至只能求助于换肝手术来维持生命。[文字介绍摘自百度百科]

 

菊三七

菊三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