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97年,曾去过浙江金华。那个地方比嘉兴气温高点儿,周围是山。那次去过方岩和双龙洞,回来的时候买过金华酥饼。此地除了金华火腿、金华酥饼外还出产——金佛手,最知名的还是金华火腿。金华酥饼在浙江一带也很著名,现在嘉兴的超市里有卖。
今天,一个金华籍女生带来一只佛手给我。这可是个很有些价值的东西!据她说是家里树上长的。她要我放置在屋里闻其香味,经常用手摸摸它,对身体好!
中午回家,先给它拍了照,数了一下它有35根“手指”呢,饭后上网查资料、学习,充分认识了它:

我拍摄 我记录↑
佛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主产于闽粤、川、江浙等省的佛手,其中浙江金华佛手最为著名,被称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雅称“金佛手”。属芸香科香橼的一个变种,与原种性能相似,形态不同之点为果实有裂纹如拳,或张开如指。果肉几乎完全退化。供药用,为芳香健胃药。与该种的不同处是:叶先端印,有时有凹缺;果实长形,分裂如拳或张开如指,其裂数即代表心皮之数。裂纹如拳者称拳佛手,张开如指者叫做开佛手。
佛手是形、色、香俱美的佳木。佛手的花有白、红、紫三色。白花素洁,红花沉稳,紫花淡雅。佛手的叶色泽苍翠,四季常青。佛手的果实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形状奇特似手,千姿百态,让人感到妙趣横生。有诗赞曰:“果实金黄花浓郁,多福多寿两相宜,观果花卉唯有它,独占鳌头人欢喜。”佛手的名也由此而来。
我国南方各省区多栽培于庭园或果园中。果皮和叶含有芳香油,有强烈的鲜果清香,为调香原料;果实及花朵均供药用。
佛手的秋季果实尚未变黄或刚变黄时采收,切成薄片。
性味:辛、温。成分:含挥发油及橙甙等。
功用:芳香理气,健胃止呕,化痰止咳。用于消化不良,舌苔厚腻,胸闷气胀,呕吐咳嗽以及神经性胃痛等。[肝胃气痛(包括慢性胃炎,胃神经痛等)]
鲜佛手12—15克(干的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或佛手、玄胡索各6克,水煎服,治胃气痛有效。[湿痰咳嗽(包括慢性支气管炎)]
佛手、姜半夏各6克,水煎去渣,加砂糖温服。[传染性肝炎]
◆药用便方有:
1、肝气郁结、胃腹疼痛:佛手10克,青皮9克,川楝子6克,水煎服。
2、恶心呕吐:佛手15克,陈皮9克,生姜3克,水煎服。
3、哮喘:佛手15克,藿香9克,姜皮3克,水煎服。
4、白带过多:佛手20克,猪小肠适量,共炖,食肉饮汤。
5、慢性胃炎、胃腹寒痛:佛手30克,洗净,清水润透,切片成丁,放瓶中,加低度优质白酒500毫升。密闭,泡10日后饮用,每次15毫升。
6、老年胃弱、消化不良:佛手30克,粳米100克,共煮粥,早晚分食。
◆佛手的果实还能提炼佛手柑精油,是良好的美容护肤品。佛手的花与果实均可食用,可作佛手花粥、佛手笋尖、佛手炖猪肠等;有理气化痰、舒肝和胃、解酒之功效。
佛手干9~27克,败酱草按年龄计算,每岁l克,十岁以上每两岁增加1克,水煎,每日3次分服,服时可加白糖或葡萄糖,10天为一疗程。计治64例,皆愈,临床症状平均在4~6天内消失。(《中医杂志》1957.7.361~362页)。
◆另附:
1.(《闽南民间草药》)治痰气咳嗽;陈佛手6-9g。水煎饮。方中佛手和胃化痰,为君药。
2.(《闽南民间草药》)治妇女白带:佛手15-30g,猪小肠1尺。水煎服。方中佛手行气,燥湿,疏肝解郁,为君药。
3.佛手露(《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治胁肋疼痛,心烦易怒,胸闷不舒,嗳气泛恶,纳谷不香,消化不良等症:佛手120g,五加皮30g,木瓜、青皮各12g,栀子、陈皮各15g,良姜、砂仁、肉桂各9g,木香、公丁香各6g,当归18g,白酒20斤,冰糖5斤。上药为粗末,装入绢袋内,入酒浸,文火煮之,滤清入冰糖即成。每服约30g,1日3次。孕妇忌服。方中佛手行气止痛,和胃化痰,为君药。
我的相关博文:长假菜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