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又到了一年高考的时候。
虽然大学生早已不是“天之骄子”,虽然上了大学即使毕业后也未必能顺利就业,高考却依然还寄托着无数人的梦想,也牵动着社会各界的神经。
不同的是:过去,似乎只要上了大学,就已经实现梦想了;现在,最多只能算是向着梦想迈出了第一步,而且还前途未卜。
对很多人而言,四年后的毕业分配能否如意,才真正意味者梦想能否变成现实。
只是,这种期望的兑现率一年低于一年了,以至于连主管机构都出来建议“大学生要先就业,再择业。”
似乎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就业难怀有一致的谴责意见。
我倒不这么看。
我认为这恰恰说明了中国整体国民素质在提高。
我记得当年在苏联解体时,曾经有专家出来说千万不要认为俄罗斯就此完蛋了,他举了很多例证,其中一项就是俄罗斯国民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比例达到了80%以上,这个数据足以支撑俄罗斯总有一天会再度崛起。
我想,在一个大学生占80%的国家里,大学生肯定不是“骄子”,而是普通老百姓。
那么,我们今天面临的大学生分配难,除了教育机制的问题和产业结构的问题外,也应该看到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说明我们的国民比例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了。
试想一下,如果将来有一天,中国百姓中也有80%的人上过大学,那我们的综合国立会有多强?
当然,这个结果确实会给本科生带来压力,也就是说本科学历不吃香了,要想获得更好的工作,已经继续深造,就像美国一样,出来的经理人至少是硕士学历,很多是博士,甚至双硕士双博士。
同样的,这对国家教育结构也带来了压力。我们能不能改革一下高校教育的机制,将学分制推进的更快一些,让一些努力上进的人,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双学生或者更高学位的学习,从而既学到更多的知识,也不浪费自己的宝贵人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