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企业的北京奥运营销最成功
(2008-09-26 10:12:18)
标签:
奥运品牌营销市场体育财经 |
分类: 关于品牌 |
轰轰烈烈的北京奥运会落下了帷幕。
这既是运动员之间的较量,也是各大企业的战场。
纵观此次北京奥运,很多中国企业都踊跃参与了进来,一展风采。
但是,由于中国企业在体育营销方面还显稚嫩,所以,与三星、可口可乐这些巨头相比,他们在北京奥运上的表现,多数都差强人意。
当然,极少数佼佼者不在此列。比如长城润滑油和李宁服装。
中石化长城润滑油,胜在将奥运元素渗透进了一个精心设计的公关活动中,并随之成为社会事件。花钱不多,却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奥运开幕一年前,长城润滑油推出了一个“畅通08”的公关活动。以其众多的中石化加油站为基地展开。所有去中石化加油的车主都会收到一个志愿者赠送的“畅通08”宣传册和一个车标。在征得车主的同意后,志愿者会把“畅通08”的车标贴在车辆的后车窗上(当然,车标上肯定有长城润滑油的LOGO),同时,会邀请车主把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登记下来,参与到“畅通08”的活动中。在随后的日子里,长城润滑油会邀请电视台记者在街头随机拍摄贴有车标的车辆,如果在拍摄的时间段里该车辆没有违章行为发生,就将获得一份奖品。这个活动,依托奥运概念,迅速打消了车主的抵触情绪,使得车主欣然同意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由此,长城润滑油首先获得一份数量庞大的消费者数据库。然后,同样数量庞大的带有活动车标的车辆行驶在街头巷尾,成为一个长期有效的、流动的宣传工具,而其效果远比硬性广告为佳。
李宁服装,眼看着其营销手法的运用越来越熟练,上届奥运会上赞助阿根廷、西班牙队篮球队,眼光之准令人称道。这次北京奥运,独辟蹊径赞助CCTV奥运频道,既避免了直接赞助奥运会的大笔经费支出,又占领了奥运转播的制高点,显示出了高超的战略眼光。尤其是奥运开幕式上的点火仪式,李宁再一次把“李宁”服装的品牌深深植入了全中国甚至全世界消费者的心中,堪称画龙点睛。
以上两个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没有采用国内企业惯用的广告轰炸的模式。而是以公关事件或者战略合作为先导,配合广告推广,形成大包围、大纵深的品牌传播效果,收到了较高的投入产出比效。
再看其他国内奥运赞助企业,要么无所作为,要么只会广告轰炸,都没有利用好这次难得的机遇,甚为可惜。当然,“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三星这样的营销巨头也是经过了三届奥运会、二届冬奥会后才逐渐达到了今天这样的水平,所以,我们也大可不必悲观,相信经过这次洗礼,中国企业能获得更快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