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8日的记录

辉腾锡勒蒙古语的意思是“寒冷的山梁”,晚上我们垫了两床被,盖了两床被,让我们感受到了寒冷。
早晨4:00手机闹铃准时响起,由于昨晚睡得太晚了,眼睛也睁不开,心想,日出就免看了吧。再睡,却无法睡去。包外的天色一点一点地亮起来了,实在无法抵挡草原日出的诱惑,决定起床。妻子和孩子还在睡梦中,我带上相机和角架,轻轻掩上门,往东边的山丘方向走去。
外面的天很冷,我把睡衣睡裤长短T恤都穿上,外面还套上了抓绒衫,还感觉冷。
远远望去,山丘上已有人支起了角架,在等待太阳的升起。我加快了脚步,但由于有2千多米的海拔,让我感觉喘不过气来,看看近在眼前的丘顶,我爬了好久。幸好,当我爬上丘顶,太阳还没有出来,但东边的朝霞已映红了大半个天。
等我支好角架,装好相机,天已越来越亮,静静的草原上,开始响起一片“咔嚓咔嚓”的快门声。
等太阳完全跳出了云层,我收起角架,往南边走去。
辉腾锡勒是典型的高山草甸型,山丘的南边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山峦起伏,薄蔼微漪。远远地望去,一架架风车在晨曦中缓缓转动,是那么的幽雅迷人。我一个人走在草原上,时而小跑,时而张开双臂深深地把草香吸入心扉。我不停地往草原深处走去,任晨露打湿我的双腿。
不知走了多久,当我感觉累了,我开始往回走。
回到住地,妻和子已经起床了。吃了油炸馒头和羊杂碎后,我们准备骑着马儿去看草原。
问住地的女主人,到哪去找马?女主人说:“就在那边,你叫声玉明就是了。”
“玉明!”我大声地叫了一声。
随着一声应答,从一匹高头大马后面走出一个小个子男人,样子很憨厚,全没有北方汉子的强壮样。
在这里骑村民的马,价格出乎意料的低,一匹马20元一小时。因为从来没有骑过如此高大的马,就让玉民给牵了三匹比较温顺的马。
踩着一块上马石,我们笨拙地爬上马背,玉民和他的妻子分别牵着我妻子和儿子的马,我的马跟在他们后面,没有人牵着。
开始有点紧张,不停地问玉民骑马的要领。玉民耐心地教给我哪是“油门”哪是“刹车”和“方向盘”。按照玉民教授的方法,慢慢地,我开始学会了驾驭马匹,妻子和儿子也没有了刚上马那会儿的紧张样了。
我们骑着马,在辽阔的草原上漫无目的地溜达。我扯开嗓子大声吼着腾格尔的《天堂》: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哎耶,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哎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哎耶,还有你姑娘,这是我的家哎耶。
在一个大的风力发电场前,我们下马休息。当我再次上马时,身手已变得矫健起来了,是“跃身而上”。上马后,心也变得不安分起来。我轻轻地拍了拍马的屁股,我的马儿开始小跑起来,心里一紧张,赶紧拉紧缰绳让马停下来,还是老老实实慢慢溜达吧。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让玉民牵着马向黄花沟方向前进。
到了沟口,我们下马,告别了玉民夫妇俩,购票进入黄花沟景区。景区的票价是45元/人,包括单程索道。
景区的人挺多的。在一敖包前拍照留影后,我们一家三口没有按常规的游客道下沟,而是找了条长满草的小道。
我们边走边玩,整条道上只有我们仨。我们时而在草丛中奔跑,时而躺在地上对着蓝天遐想。
沟底有一片白桦林。先前经常听关于白桦树的歌,这次亲眼看到了白桦树,妻子大摆PS,留下无数林中倩影。
回住地的途中,给司机老杨打了个电话,让他开车来接我们出草原。
回到住地已是中午时分,金帐汗的生意非常好。为了不妨碍他们做生意,我们提前收拾好行李,到主人家的炕上小坐,等老杨来接我们。我们出包后,没等他们搞好卫生,一拨人就进了包里,周末的生意太好了。
坐老杨车回到卓资山县城,由于最早到18:00才有开往包头的火车,为了赶时间,我们在老杨的建议下,决定做火车站前的大巴车先到呼市,然后从呼市做火车去包头。问好了班车14:00发车,还有半个小时,就到了车站旁的一家小饭馆,去尝一尝计划中要品尝的内蒙古特有的莜面。
莜面有两种吃法,热汤的和凉汤的。由于连什么是莜面都不知道,我们决定要两碗,一碗热汤的,一碗凉汤的。
不多一会儿,老板端出两盘莜面和两碗汤。据说莜面有很多种做法,我们今天吃的莜面像我们南方的干馄饨皮。热汤好像是用羊汤做的,凉汤里放了不少蔬菜,黄瓜、西红柿等等。妻子说:“味道还可以。”但最后我们还是剩下了满满的一盘莜面。出来时看到很有名的“张金涛熏鸡”,但妻子没让买。
14:00,去呼市的班车准时发车,票价是20元/人,车上没有空调。开车时人不多,司机开着车慢慢在街上转,扯着大嗓门招客,车上人也多了起来。三十分钟后,车子总算开出城了,心想这下好了,车开起来就可以凉快一点了。谁知,开了不久,又到了一个地方,看样子像是新区,司机有慢下车速继续招客。整15:00,车子才开出了县城。
车子不走高速,走的是毗邻高速的京藏线。到呼市的这段,两车道,从呼市方向开来的车很有特点,90%以上是盖着蓬布的大吨位货车。仔细看,全是运煤的车,一辆接着一辆,望不到头。问车上的人,证明了车子是从神木煤矿开过来的。
出了卓资山县城到呼市,也只用了一个小时左右。
在火车站附近下了车,到售票处一问,早的几趟车的票都卖完了,最早19:14从哈尔滨到包头的1815。
在1815次列车上,点点居然认出了几个在卓资山饭店里吃饭的人,原来搞了老半天,我们还是坐上了卓资山18:00开往包头的车。这该死的大巴司机,知道这样,我们还不如再在草原上撒上半天的野。
不想住快捷酒店了,车上给包头宾馆打了个电话,预订好了房间。
21:20下了火车,打的到包头宾馆。幸好提前预订了,在总台登记时,其他来住宿的人得到的回答都是“没有预订的就没房了”。
到房间放下行李,擦了把脸,就下楼去隔壁的小肥羊总店。三分钟的路,跑到一看,刚好结束营业。无奈中,再往前走了几步,在
“老马家私房面”吃了一碗私房牛肉面、一碗杂酱面和十串羊肉串,打着饱嗝回房休息。

↑草原日出

↑摄日

↑草原晨曦

↑晨光中的风车

↑草原小屋

↑通往草原的路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遥远的敖包

↑我我我

↑我和我的家人

↑骑着马儿上草原

↑敖包相会

↑蓝天白云下的遐想

↑白桦林中

↑我那口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