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9日的记录

早上起来,点点的身体状况变得很糟,又吐又泻,带他下楼吃早饭,他一点胃口也没有,急忙打车到包头最大的医院——包头第一医院。给点点看病的是一位年轻的教授级医生,她只听了听心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也许是吃坏了,也许是水土不服,没有做血常规之类的化验,即开始开药。挂了两小瓶盐水后,离开医院。
在回宾馆的路上,与出租车司机打听去响沙湾的车费,司机张师傅说也就一百多两百不到吧。留下了张师傅的手机号,就回到了宾馆。
挂过盐水后,点点的精神状态稍有好转。考虑到大老远来一趟不容易,一家人商量,下午去响沙湾,如果点点的状态好,就多玩一会儿,如果身体感觉不适,看一眼沙漠就回来。
来内蒙快三天了,还没有吃过一口大米饭,下楼在宾馆旁边找了一家“金湘玉大碗湘土菜馆”,吃饭前给张师傅打电话,让他半小时后来接我们。
刚吃完饭,张师傅的车就到了。他开的不是早上的出租车,而是一辆长安微面。
上车后和张师傅闲聊,巧的是,他的父母也是第一批从内地来支边的。张师傅平时在包钢上班,三班倒,下了班就开出租,这辆微面也是张师傅自己的,用来上下班,顺便捎上六个工友,每人每月给100车钱。张师傅的儿子今年考大学,上了二本线,报了内蒙古医科大学。
出了市区,过了黄河大桥,往东胜方向开,也就50多公里路,在响沙湾路口下了高速,一会儿就到了景区。
景区门票是连来回索道,大人80,小孩60。在乘索道前,学着别人的样,在商店里买了两顶类似西部牛仔戴的帽子,在后来看来,这是个明智支举,这两顶帽子为我们遮挡了不少风沙,也为我们的留影增色不少。
沙漠里游人很多。点点看到漫天的黄沙,兴奋得不得了,精神状态也一下子好起来了。他在晚上的日记中,把响沙湾的景色归结为三爽:第一爽:滑沙,第二爽:沙漠探险车,第三爽:骑骆驼。
以下是点点的记录:
第一爽:滑沙。我在沙丘的顶部,坐上一块木板,等我准备好时,工作人员就把我推下沙丘,我顺着滑板往下滑沙,耳朵里真的听到了“呼呼”的声音。在下滑途中,我用手抓了一把沙子,可是滑板却停了下来,我赶紧用手推沙地,滑板被我推到了比较下面的地方。下面的沙丘比较倾斜,滑板就带着我滑了下去。这一段滑的最快,感觉爽极了!
第二爽:沙漠探险车。沙漠探险车是一辆改装过的敞篷吉普车,我们花了一百元坐上了沙漠探险车。上车后,司机就带着我们向沙丘底部开去。我们的车在连绵起伏的沙丘上,一会儿上一会儿下,感觉就像过山车。当开到最陡的沙丘旁时,司机突然加速,爬坡时,整辆车子都倾斜了,我感觉我们的车子快要翻了,紧张得“啊、啊、啊”大叫。可技术高明的司机并没有让我们的车翻掉,而是带着我们又冲上了另一个沙丘,感觉很刺激!
第三爽:骑骆驼。老爸给我们买的是半小时的票,而售票员却给了我们一小时的票,哈哈!我们今天赚了个大便宜。排了很长时间的队,终于轮到我们了。我骑的是第一匹骆驼,当我在两个驼峰之间坐稳后,骆驼就站了起来。一位叔叔牵着我的骆驼,带着我们的驼队向沙漠深处走去。
沙漠里风特大,不时的有沙子跑到我的嘴里,大风还差点把我的帽子吹跑。
我的骆驼屁股上印了一颗星星,我就叫它“屁股星”。托队里的每一匹骆驼都有一个标记,例如妈妈坐的那匹印上了“八一”两个字,还有的印上了月亮。我用手摸摸“屁股星”的驼峰,它一点也没有加速,跟骑马完全不一样。
我们驼队里的骆驼有些驼峰都是歪的,牵骆驼的叔叔说,骆驼太辛苦了,它每天要驮着游客来回走好几十趟。
在行进途中,妈妈坐的“八一”老是想走到我的“屁股星”前面来,还在我的身旁不停的咬牙齿,吓得我赶紧把腿盘到“屁股星”的驼峰上去,可牵骆驼的叔叔说这样很危险,容易掉下去,我只好硬着头把腿放了下来。
从响沙湾回包头的路上,我还第一次看到了黄河,原来黄河的水真的是很黄很黄的。
19:30回到包头,直接到了小肥羊总店,领号排队等候就餐。半个小时后入座二楼大厅。点了两盘精品羊肋腹肉和一盘忘了名的羊肉,一盘血肠,和其他两个菜,其中一盘精品羊肋腹肉是吃了好吃后来叫的。真的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羊肉,美味无法形容。结帐时才知道,原来价格还这么便宜。
吃过晚饭,我们还去银河广场看了水幕电影,可惜因为晚了,广场上没有看到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