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界杂志11期专辑版面

(2010-11-13 21:45:13)
标签:

文学界杂志社

郑小驴

分类: 文学评论

 

 

南方的写作

 

郑小驴

 

 

 

 

本期的封面专辑重点推出的四位著名青年作家,分别是钟求是、薛舒、塞壬、李晓君。如果画一张地图,将这四位分别置之于某个点上,我们会发现他们都生活在长江以南,类属于南方作家。毫无疑问,也均属于南方的写作。地域化写作的今天,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作家们也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地给自己的写作空间定制一个固定的点,类似于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从作家的内在情感而言,每个人内心都渴望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通过这个虚拟的或实在的故乡,许多作家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寻根探索之旅,最终找到方向。本刊这期专辑所邀的四位作家,他们多少也有着同样的特点。从薛舒的上海郊县刘湾镇,塞壬的繁华东莞长安镇,钟求是的江南县市以及李晓君笔下忧郁的江西故土,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南方是片充满幻想与感伤的土地,解构它们的气息,我们会发现充满了浓郁的忧郁,和北方作家相比,他们有着鲜明而独特的异质特征。我喜欢南方的写作,因为他们有着内敛的精神和含蓄的温情以及决绝的力量。灵韵而富有生气。

钟求是和薛舒是职业的小说家,而塞壬和李晓君则以散文见长,文风不可复制。“没有影子的东西没有力量活下去”,波兰伟大的作家切斯瓦夫·米沃什曾这样说过。我更愿意把“影子”视为自己的立场、灵魂与理解力。如果没有这些东西支撑,你无法理解塞壬这些年在经济发达、信仰沦丧的广东那种“下落不明的生活”环境下的写作精神,我视这些为一个优秀作家所该拥有的良好本质。更重要的,他们都是在场主义者。在本期专辑中,钟求是的反思的精神,李晓君笔下忧郁的南方气息以及薛舒“万花筒”一般精巧、圆熟的笔调,都给我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