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导致韩国海难的儒家文化因素
(2014-04-29 18:33:11)
标签:
转载 |
分类: 读书札记 |
在这次海南中,有将近300个高中学生死亡或者失踪。说明是整个班级整个班级都没有来得及逃生。我们注意到,岁月号在倾侧2个多小时后才沉水的,这么长的时间应该有足够的时间逃生。导致这一悲剧的原因很多,比如逃生通道设计的问题等,其中不可忽略的一个因素就是韩国教育中秉承的儒家理念。
以前我教过韩国的学生,他们对秩序和权威的敬畏远超中国学生。这些韩国学生告诉我,如果出现一个工作职位,同一师门内要论资排辈,师兄具有优先选择权,师弟不得与师兄竞争。在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不论在学术观点上还是利益分配上,下级的不能冒犯上级的。
在这次沉船中,就会出现普通同学要听班长的命令,班长要听老师的,老师要听船长的。结果船长一个错误的命令,就延误了逃生时机,结果酿成大难。
不分场合,处处讲究礼仪,有时是致命的。孔子的大弟子子路就是这样死的。卫国内乱,子路本来在外地,但是他认为拿卫国的俸禄就得为卫国卖命。子路冲进卫国的都城,他膂力过人,与叛乱者格斗,对方把子路的冠给砍掉在地上。子路说:“君子不能没有帽子而斗。”就在这打斗的节骨眼上,子路竟放下手中的武器,蹲下去捡自己的冠。这时对方乘机上来把子路剁成肉泥。孔子听说此事后,很长时间都不吃肉酱。然而遗憾的是孔子并没有反思,是他平时教育中过分强调礼而导致子路死亡。
服从秩序,尊重权威,对一个社会的稳定有益,然而在有些场合则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