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圆桌与长桌
(2014-01-24 11:32:56)
标签:
转载 |
印象中,家里从未有过一张真正的圆桌。圆桌面倒是有的,刨花板制成,铝条包的边。这桌面一年用不了几回,父亲去世后,更少用了。家里少了一位坐在上首的人,圆桌用途仍在,只是意义不大了。
正式宴会坐圆桌,必得排座次,这是学问。久经饭局的人必须谙熟此道,尤其东道更得心中有数。否则,一餐饭吃得不愉快已属侥幸,因为座次不顺,动刀动枪出人命的都有。座次的实质是秩序。
不同在于,圆桌是单中心的。议题设置,互动走向,交错觥筹皆由高位者订立和把握。当然也有名实不符的高位者,属附庸和傀儡。真正掌控者未必坐主位,甚至刻意末座,低调中透着一切尽在掌握。
单中心的圆桌多有威权,少有对抗与制衡。看似平等,实则等级森严。打乱议题或喧宾夺主,被视作僭越,要罚酒的。这一点,会桌与饭桌形质皆同。
圆桌可环顾左右,可照应全场,两相凝望,或多目聚焦,都方便。但座中很难容人偏隅,身在座上想置身桌外,会被视为异数。新晋、羞赧、寡语、量少之人难免压力山大。
圆桌的单一中心格局决定了主座者建立秩序,控制进程的使命:确保同心圆,聚散有始终。若宴饮结果与宾朋期望产生反差,就会导致调度失灵,从而产生对威权的损 伤。因此,圆桌的主座者总要奋力照顾全场。冷落、失仪事小,江湖地位跌落事大。人情练达的总揽全局者定会配置玲珑客,舒展局面,调节气氛。倘席上拘谨者居 多,又无调谐,热饭冷脸,恐致内伤。
家宴要简单得多,先天血缘关系已决定了圆桌座次。因此,秩序的张力不来自座次排列,而来自人员之间的关系。主座者为家长,或为殁者空置。形式上依然是单中心的。
西式长条桌是很难维持单一中心的,特别是多人长桌,吃着吃着就会自然分成群组,否则首尾两端须喊话交流。长条桌的主人当然也得周旋全场,但压力显然小于圆桌主人。各自组合,各有中心,压力便分散了。若以圆桌的心态主持长桌的宴席,那就悲剧了,反之亦然。
吊诡的是西方多用长桌,可圆桌精神却滥觞于西方。亚瑟王当年的那张骑士和君主之间不排位次的会议圆桌与东方的宴饮圆桌,同为圆桌,大相径庭。前者倡导平等协商,后者强调秩序等级;前者推崇个体的自由与独立,后者主张个体的依附与服从。
本博客文章未经授权,敬请勿用;如需转载请联系:dianxing5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