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翟永明南京驳“诗人就是神经病”

(2013-04-18 23:52:37)
标签:

转载

分类: 诗歌图文
常人写不出诗,只有诗人才能写诗,所以说,诗人和常人不太一样!
    著名诗人翟永明16日在南京参加“AMNUA国际诗歌集成2013”时表示,当下大众媒体时常刻意“描黑”诗人形象,在她看来,这是因为不能迅速创造经济价值的诗人,没有达到大众世俗化的成功标准:有钱!有钱!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诗歌的黄金年代,诗人几乎被视为英雄、偶像。翟永明也成名于这个时期,并坚持创作至今,是中国高水准诗人的代表人物,文学爱好者心目中的“女神”。昨日来宁的翟永明虽已年过五旬,依然如传说中一样美丽,她说,一方面,当下诗歌在国内乃至全世界越发边缘化,大众鲜少关心诗人真正的生活状态、写作状态,诗歌读者不多。另一方面,诗人形象经过了媒体、影视作品的“化妆”,她举例道,热播的《手机》《李米的猜想》等影视作品里出现的诗人,都荒诞怪异,疯疯癫癫,以致于诗人被当作神经病。

    “这种现象,我个人觉得有势利的眼光在里面。”翟永明说,曾几何时,很多人也看不起艺术家。但近些年随着资本越来越多进入艺术市场,画家成富豪,小说家写出了畅销书,改编出热播剧,符合了当下大众能挣钱就是成功的标准,大众立马看得起他们了。但诗人却是艺术圈里最不会也不可能“圈钱”的职业。在一切向“钱”看、将娱乐进行到底的今天,“不能马上转换商业利益的诗歌,是‘无用的’,成了世人皆笑之的疯癫。”

    “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既需要能挣钱的‘有用之物’,这是物质基础,更需要‘无用之美’的诗歌,这是精神生活” ,翟永明说,“所有人都忙于挣钱,无暇顾及内心,诗人成为被嘲笑的对象,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来源: 新华报业网

(王晓映 朱秀霞)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