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让孩子发现汉字的秘密,享受阅读的快乐!

标签:
转载 |
分类: 读书札记 |
《快乐识字童话绘本》第一辑是2010年出版的,由《面包太太和面包小仙子》《北极熊逃走了》《会讲故事的壁炉》《草莓酱阿姨》《大鼻子牙医的豌豆》《柠檬王的宫殿》6本组成。一经上市,这套书就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很快就荣登当当网少儿图书的畅销榜,并在当年荣获冰心儿童图书奖。
我想,这套书一出版就能得到读者的热评和市场的良好反馈,主要是既满足了孩子爱看图画书、爱听故事的天性,又满足了家长想让孩子早识字的愿望。
当我创作这套书时,很多朋友都觉得奇怪,因为他们知道,我一直反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儿子在上小学前,我也没把认很多字当做他上小学前必须要完成的任务。那么,我为什么要创作这套书呢?而且出了第一辑之后,还要出第二辑呢?
因为这不是识字课本,而是童话绘本。虽然有奇特的识字功效,但却在寓教于乐中进行。这套童话绘本的重点并不是识字,而是满足孩子“识字敏感期”的认字欲望。由于是在童话的语境里很自然地认字,属于水到渠成,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趋向是完全不同的。因为4岁以后,幼儿会进入符号敏感期,所以幼儿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黄金期。如果能够让幼儿在愉快的阅读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满足他们在符号敏感期的认字需求,重视和拓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比如编不同的故事结尾、仿编故事、改编故事等),是一举多得之事。爱因斯坦认为,人脑的思维过程,都是具象思维。而故事中出现的情节与画面,正好符合了这一特征,所以具备了增强儿童记忆力的神奇效应。多让孩子阅读、倾听优秀的绘本,多给孩子讲故事,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符号敏感期的认字需求的“有效期”并不长,所以家长要牢牢抓住。为什么给成年人扫盲那么困难?按理说,都是成年人了,认几个字那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已经过了符号敏感期。“牢牢抓住”并不是指“填鸭式”的教育。幼儿的生活里,应以游戏为主要活动,要多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和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但识字是孩子必须要经历的事情,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件事情变得更高效、更快乐!我创作《快乐识字童话绘本》这套书也是为了这个目的。
在这套书中,每个有趣的故事都会让孩子认识一个偏旁部首以及由这个偏旁部首组成的20个左右的汉字。这些汉字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镶嵌在有趣的故事里,让孩子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中国汉字中形声字的特点。我们的老祖宗实在是太伟大了,中国的汉字,有87%都是形声字。只要发现了这些字的特点,就手握识字的金钥匙了。
此外,小一点的孩子,可能会对故事和图画更感兴趣,所以,这套书以绘本的形式呈现,考虑到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可适合孩子阶梯性阅读。既能满足小孩子单纯听故事的愿望,也能满足进入符号敏感期的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识字愿望。我们发现,很多孩子会反复阅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这是因为他们在成长,认知能力在发展,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孩子的关注点也会发生变化,小时候可能只关注故事内容和图画,再大一点后会根据故事来认字,因为这时候,故事已经烂熟于心,认字就会变得顺理成章。这个过程是渐进的、快乐的、互动的、自发的,是遵循儿童身心发展需要而进行的,是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
《快乐识字童话绘本》第二辑由《小土精和黑夜小精灵》《明天能快点儿来到吗》《古丽特和大食蚁兽》《小树懒绿达达》《小可怜儿历险记》《地下菜园的小农民》6本绘本组成。怎么样?这些书名就很有趣吧?故事和图画就更有趣了!
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很怕黑,为什么怕黑?黑夜真的很可怕吗?在《小土精和黑夜小精灵》这个绘本故事里,通过小土精的夜游,向孩子们揭示了黑夜的秘密。
其实孩子怕黑有很多因素来自于成人。比如,有的成人为了让孩子不再吵闹,不再缠着他,会用鬼怪故事和一些自然现象来吓唬孩子,而这些鬼怪故事和自然现象大部分又都是与黑夜分不开的,以达到威慑的效果。
在我四五岁的时候,有一段时间闹夜特别厉害。每天睡到半夜时,就会吓醒,父母就得起床,把房间的电灯全打开,抱着我一个个房间察看一遍。我还是不信,说鬼藏在米缸里了,于是父亲就抱着我,翻开米缸的盖子,还用木棍搅和几下,这时我才确信,坏人已经不在我们家了。这么一个小孩子,怎么会如此恐惧黑夜呢?这让我的父亲感到非常疑惑,后来,我父亲了解到,管我的保姆经常和邻居在一起聊那些鬼怪的故事。父亲当时气愤的表情我现在还记忆犹新。父亲辞退了这个保姆。
其实,孩子即使不听鬼怪故事和恐吓,也对黑暗的环境会有畏惧的。这是人的本能,也是与生俱来的自我保护意识,是很正常的。在《小土精和黑夜小精灵》这个童话故事里,我更多的是向孩子介绍黑夜是一种自然现象,以及很多可爱的动物在黑夜里活动和寻找食物。通过很温馨的故事内容和美丽的画面,让幼儿了解到大自然和生命的奇妙。
《地下菜园的小农民》介绍了切叶蚁家族奇特的生活状态。蚂蚁更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小动物,孩子们花好多时间观察蚂蚁怎样搬家,怎样和同伴打招呼等等。所以,我选择了在蚂蚁家族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切叶蚁。我也把这类童话归结于“生命状态儿童文学”。通过这样的童话故事,让孩子感受到,在大自然的生命法则面前,任何生命的生存与发展都不可能不充满艰辛与磨难。从而,让他们小小的心里,就开始装载着对生命的敬畏。
在《古丽特与大食蚁兽》这个童话里,当所有的倒霉事都找到古丽特时,她得到了大食蚁兽的帮助。通过古丽特与大食蚁兽一起度过的奇妙之夜,孩子们更会惊喜地发现,这个世界真的是一物降一物啊。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
《小可怜儿历险记》既是一则科学童话,更是一则儿童心理童话,也是一则励志童话。“他可是森林里出了名的“小可怜儿”。只要一说“小可怜儿”,大家就知道是在说这只獾。去年,他跟着妈妈去打猎,一看到田鼠就吓昏了。森林里的动物们都很看不起他,欢欢觉得很孤独。”其实这样的孩子在我们的生活里是很多的。
在这个童话里,“历险”让“小可怜儿”一举成名!让他甩掉了“小可怜儿”的帽子。
《小树懒绿达达》也是一个动物知识童话。树懒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以静止的状态在树上度过的。可是这对树懒母子却经历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变故。他们又是怎样度过难关的呢?通过这个童话,会让孩子了解到树懒极为有趣的生存秘笈。
《明天能快点儿来到吗?》是一个儿童心理童话。很多孩子害怕上幼儿园。这个故事的两个孩子也不例外。可是,他后来为什么变得那么爱上幼儿园了呢?他在幼儿园里碰到了有法力的老师吗?还是这个幼儿园有什么奇特的魔力?我想,还是要打开孩子的心门吧!在这个有趣的故事里,我们会看到这个心门是怎样打开的。
我一直认为,即使是为很小的孩子写童话,也要尽可能地让他通过童话故事,产生想了解这个世界的欲望。让他觉得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有趣的人,有趣的动物,有趣的事情。这样的欲望越多,他的内心就会变得很阳光,很想去探索,他就不可能成为“井底之蛙”!
“快乐能让儿童的智慧成倍增长!”这是科学的证明。所以,在创作这套书时,我力求让孩子们从这些故事里感受快乐、有所启迪,同时也体验成长的成功和自信。
为了让小读者得到更多的快乐和知识,《快乐识字童话绘本》第二辑每个故事还编成了绘本剧。使小读者在熟悉了故事内容后,能演绎故事,能把故事中的语言和知识进行深化,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绘本剧是当之无愧的。这六个绘本剧既适合孩子们在幼儿园表演,也适合孩子和家长在家里表演。
绘本剧不但能满足幼儿的表现欲,更能够抓住幼儿的第一个语言黄金时期,这对孩子的一生都是极其重要的。3岁到7岁是人生的第一个语言黄金时期。绘本剧将文学、美术、音乐、戏剧、体能训练等几大元素进行了整合,让孩子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综合素质的提高。
把绘本剧加入到快乐识字童话绘本中来,在创作剧本的时候,难度还是很大的。对我来说,也是一次挑战。我虽然知难而上,但还是心怀忐忑。一切的一切还是要读者来打分了!
祝所有的小读者都能从《快乐识字童话绘本》中发现汉字的秘密,享受阅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