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友情亲情 |
文/水影儿
小时候,我家邻居住着一户来自南方的叔叔阿姨。听我的父母讲,这家的叔叔刚上大学没多久,就犯了思想错误 。由于这个政治原因,叔叔的大学毕业分配成了棘手的问题 。在那个年代,政治不过关的知识分子,处境都比较被动。于是 ,六十年代的某一年,叔叔带着他的一箱子书和满腹的委屈 ,来到了条件比较艰苦的东北。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吧,这位叔叔结婚成家以及后来的生育年龄都比 较晚。他家的长女小丽,几乎与我同龄。
小丽是个很勇敢的女孩,学车时,她的胆子要比我大得多 ,学得也比我快。有一次,小丽的膝盖摔得蹭掉了一层皮 ,已经露出黄呼呼的脂肪层了,我们几个小孩子看着都挺害怕的 。可这些伤并没有吓倒小丽,她回家擦点儿红药水,跑出来 ,还是继续练个不停。很快,小丽比我先学会了骑自行车。那段时间,每天晚饭后,我们都会跑到我们楼群后面的小车库里 ,一圈一圈地练习学骑自行车,一直到大家都学会了为止。
除了户外活动,我和我二姐还经常到小丽家玩扑克牌,听歌。小丽家有一部当时在普通的人家里不易看到的留声机 。当我第一次看到她家的一叠英文歌曲唱片时,大开眼界 ,着实惊讶了一下。
"ROW A BOAT"
这首英文歌,我就是在那个年代第一次听到的。如今 ,每当我给我家宝宝唱这首歌时,时常会想起当年,我们几个小孩子围 在留声机旁,认真听这首歌时的样子"Merrily,
merrily, merrily, life is but a dream."
我出国以后,从我的父母那里得知,小丽在我出国后不久 ,也到了美国攻读学位。在家人的帮助下,我赶紧打听到了小丽在美国 的电话号码。终于,有一天,我又听到了她那甜甜脆脆的声音。没想到,和小丽联络上不久,听说她在美国遇到了一些麻烦事 。为了她的家庭,她的父亲也到了美国来帮忙。那阵子 ,小丽经常给我打电话,倾诉心中的烦恼。在这些断断续续的故事里 ,我对小丽在大学毕业以后的经历,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有我幼年的足印。几度山花开,几度潮水平,以往的幻境依然在梦中。他乡山也绿,他乡水也清 ,难锁我童年一寸心。"
每次,当我听到这首"故乡情"
时,总会想起我的童年生活,一次次唤醒我对家乡的思念。
小时候,我家邻居住着一户来自南方的叔叔阿姨。听我的父母讲,这家的叔叔刚上大学没多久,就犯了思想错误
小丽集中了父母的遗传优点,长得非常漂亮。瓜子脸,大眼睛 ,白嫩的皮肤.
活泼可爱的性格,她真是个人见人爱的漂亮女孩。小丽说话的声音很好 听,她笑起来也很有感染力,用"银铃般的笑声"
来形容小丽,一点儿都不过分。
不过,有些滑稽的是,漂亮的小丽,偏偏姓百家姓里比较少见的"丑"
氏。那时候,我们当中有一些不懂事的小朋友们,经常给小丽起外号 ,把小丽叫成"丑八怪"
是常有的事
。一个十岁不到的小女孩,哪受得了这样的压力。受了委屈的小丽 ,回到家里,经常会哭得稀里哗啦。为了不让女儿伤心,叔叔只好给小丽改了姓。从那以后 ,小丽便随了母亲的姓。
改了姓的小丽,变得开心多了。小朋友们也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懂事 ,大家都不再刁难这个美丽的小女孩。七十年代中期左右,是我和小丽在一起玩儿得最开心的的几年 。记得那年夏天,全国大兴向阳院。我们楼门的居委会 ,紧跟着全国形势,也办了一个名字叫"兴无大院"
的向阳院。如今,依稀记得当年,大人们对我们这些还不太明白 "文革"的孩子们解释道,兴无,兴无,就是兴无产阶级的意思 。朦胧少年,似懂非懂,那感觉很奇妙。
我和小丽虽然是邻里相识,但我对小丽更多的了解,是从"向阳院 "那会儿开始的。那时,在向阳院活动以后,我们几个小孩子,都迷上了学骑自行车 。那个年代的孩子,可不像现在的祖国花朵们,我们根本没有什么童车 可骑。大人们下班以后,爸爸们的自行车还没停稳,就会被我们拿来练 车。车大人小,我们这些学车的孩子们经常控制不好车的平衡点 ,也常常会摔倒。小朋友们的膝盖,都曾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
童年时,我们在寂寞地成长,也都在盼着快点长大。转眼,我和小丽都到了上大学的年纪。高中毕业以后 ,我留在了东北某市读书,小丽则回到了南方老家上大学。那几年 ,我和小丽不知写过多少信,说过多少悄悄话。记得大学第二年,放寒假时,小丽开始和我谈起了校园里的情感纠缠 。说着,说着,小丽的眼圈马上红了。接着,她的泪珠便成串成串地掉 下来。当时,我有些不知所措,不知该怎样安慰她才好。从那时起 ,我才知道,表面上喜欢说说笑笑的小丽,其实是个爱哭的女孩。
又过了几年,小丽父母的工作需要调动,他们一家搬到了南方某大城市 生活。从此,我再也没有机会和小丽在一起说着女孩间秘密 。在后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和小丽竟失去了联系。
如今,我们都已经长大成人,都慢慢学会了隐藏自己的内心 ,也学会了坚强。不知在小丽那个自我宁静的空间里 ,是否还记得当年的朋友和儿时的快乐。
几天前,偶感,我写过这样几行字:在人来人往的尘世中,你遇到了谁?谁又遇到了你?你记住了哪人 ?哪人还会记得你?你留住了谁?谁人又能留得住你?某一时期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中而后来又杳无音讯的朋友 ,走过我们的生命,点亮过我们的记忆。除了怀念,我们还会心存感激 。
小丽,感谢你和我一起走过当年那些寂寞的年少时光。
2005年11月18日
前一篇:我写博的初衷
后一篇:答网友:十年面壁,一日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