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曦沦青年品牌通识课

(2019-05-17 15:38:37)
标签:

品牌

杨曦沦青年品牌通识课



这些logo都是品牌吗/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下意识地去百度搜索了一下图片关键词:知名品牌logo合集,出来了这一张黑白版本的,很和我心意,于是就很“佛系”地拿过来当头图。

但转念一想,这些logo真的都是“知名品牌”吗?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品牌?做了这么多年品牌的我,都不敢说自己有确定的答案。

你呢?

也许,下面这张图上的logo,称得上“品牌”二字的概率会更大一些吧?


随便举个例子:奥运会,全称奥林匹克运动会。

“奥运品牌是世界品牌的标杆,奥林匹克宪章是品牌顶层设计的范本。任何企业要做全球品牌战略,都可以从奥运品牌模式中汲取营养。

奥运会,简单三句话概括为:营销价值观、营销注意力、营销体验感。”
——载自《奥运品牌模式》,杨曦沦著

杨曦沦老师在10年前出版了这本《奥运品牌模式》,从奥林匹克的精神内核去剖析这个绝妙的品牌架构。10年之后的今天,杨老师总结了一个词,充分诠释了后奥运模式——微奥运。

什么是“微奥运”模式?

“微奥运”是指:文化资源项目化、文化项目品牌化、文化品牌资产化、文化资产证券化。

听不懂?听不懂就对了,我也似懂非懂。

品牌专家的很多话,有时候听着觉得飘在天上够不上,用不着。但真正要用的时候,你真的觉得“有理论还是很扎实”!所以,芝士商学院才顺势而为,为广大青年朋友创造品牌“入门”的机会。

入“杨曦沦老师的门”,走正道,做大品牌。


那些年,学过杨曦沦老师课的人/  

对了,还没自我介绍,我是茉莉,芝士商学院创始人,杨曦沦老师的前弟子。其实,也不能说是“前弟子”,我一直都在跟杨老师学习,以前是边工作边学习,后来是边看书边学习,现在有幸,能一起磨课,更加深度地系统地学习杨老师的品牌智慧。

还有一位前弟子,我叫他,杰总。

杰总为人仗义,在京十年,朋友无数。用他的话来说,朋友都是吃吃喝喝交来的。他吃吃喝喝交来的,却都是真心诚意的朋友。

比如,我。

杰总在帮我们转发海报的时候,说了一段感人肺腑的话,我当时就感动得截图发了朋友圈。这份感动到现在还在心里,“对不住了,杰总”,我还是想再发一遍:

“作为杨总的前弟子,负责任地说,这个课多少钱都是便宜你了,就算你不一定能全听明白,别着急,会有一天,你会醍醐灌顶。

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信。

答应我,听不懂别来找我交流,很忙。不满意就更不要来了,即使主讲导师是奥运会少林寺华为的品牌顾问,说服不了您也是正常的。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 - 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

交给时间作答。

祝贺老同事的芝士商学院开张,也感恩杨总对晚辈的大力提携。

作为一个新项目,要是有什么不尽周全的也请大家多多担待。”
——载自杰总


除了我们这些小辈,认同杨老师“入门课”的还有很多大腕儿。
华为荣耀首席战略和品牌发展官:张晓云女士在课程开课前发来寄语:

“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企业家和中国人民以惊人的毅力和非凡的奋斗精神创造了中国经济的腾飞。但全球100强的中国品牌却寥寥无几。华为有幸在这个过程中走向了世界,华为品牌也在2018年在Interbrand 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榜单中提升至68位。

从华为国际品牌打造的实践中,我深深感受到品牌对中国企业走向世界,面对国际竞争,赢得全球消费者热爱的重要性。面向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优秀的中国企业登上世界的舞台。

青年一代的品牌操盘手们只要多一些国际视野,多一些品牌运作的实战技能和征战全球的雄心壮志,一定能为更多的中国品牌打上世界的标签。”

我们收到这段寄语的时间是3月22日,上周五。而张晓云女士在去年的8月,已从华为消费者业务回归荣耀,担任荣耀首席战略和品牌发展官。


荣耀总裁赵明对于张晓云女士的回归,回复了六个字:“欢迎晓云回家”。


品牌,真的是少数派的狂欢/  

“人人都应该懂点品牌”。这是芝士商学院的办学底层逻辑。所以,鼓励青年朋友们一起学习品牌,从世界观到方法论,从方法论到工具箱。

但,“品牌真的不是人人都学得会,用得好“。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中国整个国家在一个快车道上,大家追求速度、效率,而恰恰品牌,需要时间沉淀,需要文化积淀,需要精神滋养。

我们鼓励更多地青年人投入到中国的品牌建设中,在企业里做品牌管理者,在商业里做品牌创立者,在投资圈里做品牌投资人。

而这少数派,已经产生了。

只有三天的小范围内推广,我们只有一个”弹药武器“——一款海报。收到的订单,不瞒你说,寥寥。但这就是市场对于品牌学习的反应,非常正常。

值得庆幸地是,还是有这样的”少数派“,愿意花金钱、花时间来好好学习、扎实品牌基础,把通识课当做必修课来研读。

祝贺他们!
杨曦沦青年品牌通识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