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系列之二:星巴克之路——谈品牌使命

杨曦沦版权所有 引用请注明出处
信仰和使命构成了品牌理念。信仰就是你相信什么,使命就是为你所信仰的能做出什么贡献,承担什么责任。信仰和使命决定了品牌的基因。
关于使命,德鲁克认为一个企业要不断问这样三个问题:
我们的事业是什么?
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
我们的事业应该是什么?
这里所说的事业就包含使命的概念。企业的使命告诉我们“企业为什么存在”,企业存在的目的和价值,员工在这里工作的意义。德鲁克认为,任何一个存在的社会组织都需要“使命宣言”,使命宣言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工具,能把员工聚集到一起,并激励他们向使命前进。
我们把品牌使命界定为三个境界:独特主张,追求卓越,基业常青。
独特主张就是你在创建品牌之初,就要对品牌有一个鲜明的定位。你要对你特定的客户群做出一个明确的承诺。比如同仁堂的祖训就是: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迪斯尼的使命是:让人们快乐。 惠普的使命是:为人类的进步和幸福提供技术。
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客户认知的改变,品牌创建者要让初始的独特主张更符合现实,“使命宣言”就需要阶段性地评估以及持续修正和改良。因此我们提出品牌使命的第二个境界是追求卓越。所谓美国企业提出的最佳服务,日本企业提出的一级品质等,都是根据客户的反馈和市场竞争设定的目标。品牌使命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保持活力。英特尔品牌是全球最具价值的十大品牌之一,经历了37年的时间已经被人们广泛认知。但是英特尔关注到一种新的趋势,就是计算、娱乐、通讯的融合。于是,英特尔公司通过换标开始了新世纪的整体战略转型,即从一个微处理器的公司转变成平台化的公司。英特尔原来标志下的一句话是:内置英特尔。现在在新的企业标识下的一句话叫:超越未来。这句话充分反映出英特尔新的使命和身份,同样也代表了英特尔今后的一个承诺,就是英特尔将会以超越未来的前瞻性,集中资源和精力去设计更好的技术和产品,带给用户新的超越未来的体验。
星巴克是一个在网络为王时代崛起的一个传统行业的品牌。在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星巴克从烘烤、销售咖啡豆,发展到提供饮料、糕点的团体聚会的地方,再发展到提供混合饮料的人们消磨傍晚时光的地方,再发展到人们离开办公室的“热闹地方”。无论企业如何发展都坚持着这样一种使命:把星巴克塑造成世界上精选咖啡的主要供应商,并培养和激发人文精神。最终形成了“我不在星巴克,就在去星巴克的路上。”的忠诚消费群。其实每一个消费者在做出一个消费决定时,都是在支持企业的价值观。
从独特主张到追求卓越是品牌使命适应现实的过程,而基业常青则是领导现实,超越现实的过程。基业常青是品牌使命的最高境界。而要实现品牌的基业常青,使命一定要更崇高,更远大。美国的一位主教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我们这个年代,大家想寻找更高、更深、更大、更远的东西,人们希望自己能与更伟大的事情联系起来。”我们都相信,任何时代都会有这样的群体存在,这也就是品牌使命能基业常青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