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北京台名人堂节目主题是创意,请的是创意大师赖声川。赖声川作为一个演绎激情的人,给人们展示出来的是从容不迫的儒雅风范,改变了公众对创意人的一般理解:桀骜不驯,孤独偏执。其实一般人理解的类型化的创意人也有不少,一种是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折腾的人,一种是创意圈里的表演者。
最高境界的创意是平中见奇,常看常新,赖声川达到了这种境界。中等境界是奇思妙想,曲径通幽,很多创意高手有这种能力。最差的就是胡思乱想,东拼西凑。也许确实能出现不一样的东西,但是没价值,也就是无益也无趣。说这些是希望那些想投资创意的人能提高判断能力,毕竟现在创意已经开始产业化,产业化就要资本的介入,而一旦对创意没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就可能会产生更多的创意垃圾,那也是一种很严重的精神污染,不符合绿色奥运的理念。
这个节目的嘉宾史航说了一句话很重要,创意是容易被遗忘的。在我看来,创意人往往是聪明至极的懒人,结果忘掉的好创意比实现的好创意要多的多。因此创意人要成功,必须勤奋,还是那句老话,就是聪明人烂笔头。不幸的是很多创意人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又改不掉懒,于是就找助手当烂笔头,为了让助手能判断什么是好想法,于是就找聪明的助手,而助手一聪明就开始变懒,于是又开始了一个好创意不断产生又流失的循环。这就是我理解的创意的魔鬼定律,把最好的埋藏了,把次好的留下来,为的是让后来的创意人有生存空间,让创业产业永续发展。